第42章 带小皇帝观刑

 明代执行死刑的主要时间是在秋分之后至立春之前,特别是五月份和六月份被规定为禁止行刑的重要月份。
 

 这是因为在制定死刑执行的时间时,考虑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以及农民生产需求和社会稳定性的要求。
 

 这种安排,既顺应了农业生产周期,又避免了在天地生长的大好时期行刑带来的不吉。
 

 而且也由于历代王朝多在秋冬行刑,所以也就有了秋后问斩。
 

 同时,这也与“秋后算账”的传统相符。
 

 朱瞻基在驾崩之前,将死刑的权利收归了朝廷,不经刑部核实,朝廷的准许,地方官府是没有权力执行死刑的。
 

 这也是一种进步,体现出了朝廷对待生命态度的谨慎。
 

 数日后,刑部尚书亲自将死刑人员名单呈给杨轩,后者看完之后,也没说什么。
 

 这也让刑部尚书松了口气。
 

 这次的名单比上次的名单多了几个名字,因为有人想逃脱惩罚,刑部尚书亲自核查之后,又给添了上去。
 

 他可不想给杨轩找他们刑部麻烦的理由。
 

 对于刑部尚书的心思,杨轩也能猜到一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嗯,就这样吧!”
 

 “到时候我会去观刑的!”
 

 杨轩抬头看着刑部尚书,道。
 

 “是,那…下官便告退了!”
 

 “嗯。”
 

 刑部尚书行完礼,便退了下去。
 

 而杨轩的心思也再次放在了政事之上。
 

 此次被执行死刑的人员名单中,有不少人是在去年的赈灾中,趁机贪污受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