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消极的李秀成。(第2页)

 陈玉成真的要打武汉三镇,汉口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占领,可太平军想要渡过汉江攻打汉阳,没有水师他根本冲不破清军水师的封锁。

 既然陈玉成连汉江都过不了,那渡过长江打武昌,那更就别提了。

 陈玉成他没有水师战船,无法控制江面

 别说他手底下有十万人,就算他有一百万人,这些人一旦过江,就会被清军的水师迅速的送到江里喂鱼。

 还有个问题,有人会问陈玉成打不了武昌,陈玉成可以先占据江北的汉口呀。

 那就大错特错了。

 武昌在长江以南,武昌又是湖北的省会,巡抚府,总督衙门,等行政机构都在武昌。

 哪怕陈玉成占领了汉口,汉阳,对清廷起不到致命的威胁,只有占领武昌才算是捅了清廷的心窝。

 陈玉成攻不下武昌,就意味着无法调动安庆的湘军回援,所以这是第一个 迫使陈玉成撤离武昌的原因。

 ...........

 第二个原因,导致陈玉成功亏一篑最重要的原因,是忠王李秀成迟迟没有到达湖北。

 按照陈玉成和李秀成战前规划,陈玉成在江北冲锋陷阵,李秀成在江南围绕武昌展开军事活动。

 也就是说,陈玉成没有水师,他在江北再打的凶狠,占领再多地盘,他只能望江兴叹 打不了武昌。

 而南南路的忠王李秀成他手下的队伍才是攻打武昌的关键。

 若是陈玉成封锁江北,李秀成在在长江的南面攻打武昌,即使太平军没有水师战船,他们也极有可能对武昌进行合围,可以真正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但是可惜,通过这次事件这就暴露了太平天国那种小农意识的局限性。

 李秀成不顾大局,在江西故意磨磨蹭蹭,迟迟不愿带兵来湖北,导致陈玉成自知实力不够,无法拿下武昌城。

 再加上陈玉成的部下安庆守将叶云来几乎是每天一封战书,请求从安庆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