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苗沛霖的“”恶劣“”人生轨迹(第3页)

 

...........。

 

苗沛霖生于安徽凤台,家里都是平谷农民,世代务农。

 

但是苗沛霖天生聪明,他也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于是他勤苦用功,到了正年之时也就是3十岁那年,终于考上了秀才。

 

那时候一个世代务农家庭能考上秀才,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可苗沛霖考上秀才又能怎么样呢?

 

去当官又没有资格,想进一步发展去北京城考试,结果太平军进入安徽。

 

河南的捻军也迅速南下,安徽也爆发了捻军起义。

 

太平军和捻军把安徽搞得大乱。

 

苗沛霖自认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在朝廷那边当不了官,于是就直接加入了捻军张乐行的队伍。

 

张乐行的队伍那时候多达十几万人,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苗沛霖既无战功,又无背景,自然而然得不到张洛行的赏识。

 

毕竟像苗佩霖这种读书人,在乱世之中几乎是一抓一大把。

 

苗沛霖在军中一直得不到重用,混了几个月之后,感觉捻军没有出息,于是苗沛霖一怒之下跑回了家,在家里靠教书为生。

 

三年后,咸丰皇帝下旨各地督办团练武装,

 

苗沛霖见机会来了,于是又加入了团练武装,成为了地主武装一员。

 

因苗沛霖之前在捻军参加过好多次战斗,所以很快得到提拔。

 

到了一八五六年正月。

 

捻军与安徽的团练在安徽北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对战,当地的团练被捻军打得节节败退。

 

可捻军两万人马进入苗沛霖的地盘的时候,苗沛霖率军三千多人突然一击,将一直取胜的捻军打得大败,狼狈逃窜。

 

因此苗沛霖一战成名,名声大震,乱世之中,好多人都来投奔他。

 

苗沛霖因此在安徽一带,名气很大,这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因为当时的团练武装名义上是归朝廷管,实际上指挥权却在自己手中,所以朝廷有意拉拢苗佩霖。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