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第2次包村之战(第2页)

 包立身也十分热情地接纳了那些村民,将他们在包村安置。

 年轻人则直接编入白头军。

 包立身这个人很有宣传水平,他想了一个俗语,俗语叫做:

 “”一副长毛相,迟早要杀头“”

 来恐吓,威胁,周围村民,让他们对太平洋产生深深的恐惧。

 俗语经过包立身的一番宣传,越来越多的别处村民加入了包村。

 包村的人数突然暴涨,一下子涨到了四五万人,可战之兵迅速突破一万余人。

 ........。

 包村人数迅速暴涨,立刻引起了周边的恐慌。

 周边一些亲近太平军的人纷纷向来王陆顺德报告,希望来王陆顺德能够将包村消灭。

 来王陆顺德在半个月之前,就想亲自领兵去打包村,可因外出作战耽误了,如今回到诸暨之后,发现包村已经做大。

 “”这事儿不能再拖了,再拖就成祸患“”

 .......……。

 1861年12月10号。

 来王陆顺德带着一千五百人的精锐,拉了三门大炮,去打包村。

 这次太平军下了血本,这一千五百人可是诸暨县城的守军。

 而且这一千五百人的精锐,带有有七八百支火枪,还带了三门大炮,两百多颗炮弹。

 可以说陆顺德把诸暨县能拿得出手的兵力都拿出来了。

 .........

 太平军气势汹汹的杀进包村,第二次是包村之战正式开打。

 包村是一个偏僻四面环山的山村,陆顺德没有来过,不过他这次学聪明了,他选择了一个大晴天,带军出战。

 可当陆顺德的部队到达包村外围的时候,他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天哪“”

 这山里面是农村,本王看倒像是个要塞“”.......

 陆顺德看到眼前四面都是大山,大山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贯入山中,而且在入口处,有石头堆了十来米的防御攻城墙,城墙上插着桔杆旗帜,旗帜上写着个“”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