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湾沚大捷

 .........。

 这个时候的侍王李世贤是十分瞧不起左宗棠的,虽然李世贤在江西乐平被左宗棠打得满地找牙。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浙江是李世贤的主场,而左宗棠只是个外来户,自己在浙江拥有三十万兵马,可以说是人多势众,实力强悍。

 纵观左宗棠那边呢?

 马夫,厨师,后勤人员加上可战斗的队伍,只有一万余人,实力悬殊太大。

 李世贤在决战前夕,突然怀念起四年前的那场让自己扬名立万的“”湾址大捷他对手下说:

 “”现在左宗棠放弃守衢州,与我野战,有点类似与四年前本王打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弯沚之战“”。

 依稀记得那年清妖头目邓绍良放弃防守阵地,非要与本王决战,让本王将他击毙,实在痛快“”。

 “”今日,本王也要复制当年的辉煌,击毙左宗棠“”

 .......

 1858年,那场湾沚大捷,让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太平天国名声大振,功劳巨大,直接封王。

 可能好多人都不知道“”湾沚大捷“”是怎么回事?

 我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天京事变之后,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人都被提拔,成为了军帅。

 而李秀成的弟弟侍王李世贤在天京事变之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将领,而且他还不能率太平天国的精锐作战,只能率一支偏师。

 1858年11月。

 李秀成和陈玉成两军联合,准备在皖北吃掉湘军主力李续宾部。

 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河镇之战“”。

 李秀成和陈玉成为了在安徽北部的三河镇吃掉李续宾没有后顾之忧。

 李秀成就派自己的弟弟李世贤在安徽南部牵制安徽的清军北上。

 也就是说李世贤给李秀成和陈玉成打辅助,打阻击。

 当时李世贤率领的是一支偏师,人数不过四千人,战斗力也不怎么样。

 1858年11月中旬,安徽北部的三河镇正式开打,湘军主力李续宜被陈玉成和李秀成领导的太平军包围三河镇。

 李续宜是湘军的主力,也是朝廷的主力,如今他被围,曾国藩慌了,朝廷慌了。

 朝廷于是调动皖南的部队北上,去增援三河镇。

 李世贤正好在皖南,他的任务就是阻击清军北上。

 如今清军异动,在李世贤的眼里,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