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真假诈降(第2页)

 曹军将领得知后,回传信息给曹操和谋士们。刘晔闻言不由得为那个还是孩子的新兵惋惜,小小年纪竟然被袁尚这般无情杀害!

 荀攸说道:“袁尚要么是诈降计不成,恼羞成怒杀了信使,要么就是埋怨这个信使说了城中的情况。”

 曹操倒不在乎一个小兵的死活,只是冷笑袁尚之愚蠢:自己派人使诈降计,再把自己派的人杀掉!徒劳无功尔!

 不想八月初九,又有邺城信使出城门来见曹操。许褚照例便把信使押到曹操面前。

 这次的信使是一位老兵,年纪都六十岁了,算是袁军中年龄很大的老兵了。这次信使送来的是颜良的降书!

 曹操和一众谋士一听就知道是诈降,这不是天方夜谭吗?颜良作为袁尚的裙带关系,又击杀了曹军大将夏侯惇,怎么可能主动投降呢?

 曹操也懒得杀这老兵,八成他回去还得被袁尚给斩了。倒不如再打听一下邺城中的消息。老兵是负责伙食的,说白了是个随军厨子,他便把袁军的粮草消息告诉了曹操。同时也提到了一旬中白天戍卫的将领顺序。审配和审荣叔侄二人是城防负责人,但是每天都会有其他将领协助他二人守城。

 老兵给出的将领戍卫顺序,与那天的新兵是一致的。

 曹操待他说完就放他回去。

 翌日,老兵的人头又被砍了去,依旧挂在城头,并有邺城守军对曹操喊话。

 曹操与谋士们得知此事后,都是感觉袁尚这是神智疯癫了吧?哪有这么使诈降计的,而且斩的都是自己的士兵!

 荀攸还专门把舆论战的喊话和给城中射进去的弓箭书帛内容写上了袁尚残暴,滥杀无辜。自己的诈降计不成就连续斩杀自己的士卒!

 不想,两日后,八月十一日,又有所谓的信使要传递将领投降的书信。

 程昱建议曹操干脆别浪费时间见这个信使了,也不用斩他,这个信使回去后八成就被袁尚自己杀了,都不用咱们动刀。

 曹操最近军务并不繁忙,反正是鏖兵时期和舆论战时期,曹操本人倒有些时间,因此权当一个乐子见见这个信使!

 这个信使一进中军帐,曹操便看出此人生病了,一脸的病容。这个信使带来的是文丑投降的书信,曹操都收下了,之后照旧问城中情况,大致内容与之前两个信使相同。曹操还专门问了白天将领戍卫的顺序。三个人说得也是一模一样。

 信使走后,曹操让荀攸把三封降书拿出来,对比了字迹后,发现是同一人的笔记。程昱眼尖,他说自己认得这个笔记,应该是贾诩的笔记!

 曹操闻言后,眉头一挑,嘴角微微上扬。他眼中的袁尚,仿佛是一个幼稚可笑的小丑,曹操心中不禁生出一股不屑之情。

 同样的,贾诩的计谋,简直是拙劣至极,竟然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曹操心中暗自嘲笑,这样的诈降计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他转身面对自己的将领和谋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信心,说道:“袁尚计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出半个月必败!况且袁尚使用将领轮值的方式守城,久而久之,必有交接不慎,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

 曹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让每日鏖兵搦战的曹军将领们确认城防的将领,发现这些城防的将领果然与三位信使所说的一致:

 初一,初四,初七,赵云、刘辟、龚都戍卫。

 初二,初五,初八,颜良、宋宪、魏续戍卫。

 初三,初六,初九,文丑、侯成、成廉戍卫。

 初十,甘宁、高顺戍卫。

 随后曹操大笑不止,笑声中透露出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和傲然。曹操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将袁尚彻底击败,让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

 而那位生病的信使回到邺城后,也没能躲过厄运,还是被袁尚斩首,人头挂在了城头!

 又过两日,八月十三日,邺城中又有一位信使前来,但是这次的信使却十分不同。

 只见这个信使是一个独臂的汉子,但是从胳膊上包扎的断臂处伤口来看,这胳膊是刚刚被斩下来的!汉子的脸上也因为失血过多,而面容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