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战损统计(第2页)

 曹操方面,曹军主力兵团的六万人,曹操只撤回五千人,投降者五千人,余下五万人全部战死!

 虎豹骑一万人自将领到骑兵,无一人生还!

 陈留郡兵团两万人,五千人投降,余者皆战死!

 荥阳方向兵团两万人,张绣撤回一万人,余者全部战死!

 曹操在这场战役中战死了八万五千人!投降了一万人。

 谭曹联军共战死十六万五千人!投降者也有很大比例是伤者。

 袁尚方面兵力战损也是十分巨大!

 原本七万人的邺城大军,只剩下三万五千人,十五日夜出征的四万人战死了两万五千人。

 并州军团的三万人,只剩下一万人,战死了两万人!

 陷阵营和先登营原先各两千人,战后只有各自两百多人。

 袁尚军折损兵力大概接近五万人。

 一场大战,三方兵力损失合计约二十一万多人!

 邺城周围在战后可以说是挖不完的大坑,用来掩埋这二十一万人的尸体!

 西凉铁骑的损失倒是十分轻微,三万铁骑折损不到两千人,目前驻扎在城外,由袁尚负责粮草供给。

 袁尚活着回到邺城,得到百姓和官员们山呼海啸般的欢迎和赞美,整个邺城的危机解除了,民众们不再为城破而被屠杀而焦虑,富豪们也不再为被掠夺财富而担心,官员们更是庆幸自己站队正确,北方三州重回袁尚之手,必然会空缺无数的官职,届时必然是一场官场逐职的饕餮盛宴!

 袁尚回到府中,黄月英和齐夫人都是喜极而泣,袁买倒是看着一身是血的袁尚有些害怕。

 贾诩和邓辰(陈登)则是一脸的敬佩,看着自己高深莫测的主公,当真是感到君威煌煌啊!

 贾诩继续负责城内诸多事宜;周仓恢复职责,贴身保护袁尚;陈登则开始对接西凉军的事宜;田丰则把投降的士兵进行管控;其余诸将主要就是带领士兵掩埋二十一万人的尸骸。最重要的逄纪负责专门看管袁谭,保证他必须活着!不准他自尽!此外郭嘉,许攸等人也被逄纪关押看管。

 袁尚大战之后回到了貂蝉的住处,却被貂蝉拒绝了,她隔着门对袁尚说,战后大捷,如果被人知道他来自己这个妖妇的地方休息过夜,则有损袁尚的名声!

 袁尚想了想,有道理,于是打道回府住在黄月英处。

 随后袁尚粗暴的行使了丈夫和主公的权力,黄月英再无之前的满心欢喜和身心愉悦,她只感觉到自己与一头野兽同床共枕。

 而袁尚则有些喜欢看到黄月英那痛苦的表情!

 休整三日后,袁尚便要处置战后事宜!

 首要解决的就是投降的将领和投降的士兵。

 袁尚这件事情召集了逄纪,贾诩,田丰,邓辰(陈登)四人进行商议。

 袁尚认为这场会议一定会产生一些争论,所以优先先把投降士兵的事情解决一下。

 目前袁尚手头兵力为四万五千人左右,包括并州军团。而袁谭军投降的两万士卒,袁尚和四位谋士都认为可用。因为投降的士兵要么是幽州籍士兵,要么是冀州籍士兵,所以把他们重归各自属地序列,没有大的问题。

 而忠诚度上,幽州兵团对袁谭本就没有什么忠诚可言,基本上有奶就是娘。收编并没有大的问题,也不太会出现造反的问题。

 袁谭兵团投降的士兵基本都是平原郡招募的士兵,被将领吕旷吕翔二人训练和指挥,如今吕旷吕翔投降出卖袁谭,投降袁尚,同袁谭划清界限,所以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曹军投降的一万士卒,这些士卒多是许昌等曹操辖地的士兵,是迫不得已而投降袁尚的,作为冀州的外乡人,他们并不愿意效忠袁尚,也不想待在冀州。所以这一万人很容易出现叛乱的情况,即便整编成军也很难有合适的将领率领他们指挥他们。因为之前的这场大战,袁尚的将领和曹军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两股军队之间也有敌对情绪,想派人整顿好这支队伍十分困难。

 因此袁尚提议,把这一万人全部坑杀!

 此言一出,四位谋士都有各自的态度。其中贾诩和逄纪是同意袁尚的意见的,杀掉这些跟随曹军的士卒,可以永绝后患!如今北方刚刚平定,留着这些曹军士兵始终很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