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夜袭(第2页)
杨项东这个财神爷倒是无所谓,毕竟留下银子又不会下崽,现在公司可以把鱼塘取消建立水力磨坊,烧土窑,至于产出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和熟悉生产。他举了个例子就是养猪场,一个师傅可以带三到五个徒弟,而且因为有文化基础的底子,他们学习效率高速度快。半年就可以出师,同样兽医缺乏也可以这样,后期可以挑选有文化还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组建各种专业的学校。这样经过学前班教育出来的人,郊进去学校学习就可以大量生产出有专业文化基础的人才,加上实习的实际操作,除了教育投入大,收益不太快,貌似百利无一害了。
正月十五,马上就要复产复工了,外出省亲的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回来,一共回去省亲的有六户,回来的一共有有18户。新来的12户一共40口人。不过杨项东可没有计划给他们按照同乡同地区安排,暂时把他们安排在地窝子里,然后把他们打散后新老工人混合编进两个生产队。因为带上泥瓦匠和木匠石匠,还有负责学习的小工一共20个人去孙百户那里建设猪场,导致可以组建三个生产队的人口,还是保持在两个。
12户里李三福带来了一个自己表亲,原来是做铁匠的,名叫张铁英,这让老宋有了兴趣,询问张铁英的工艺情况,不过询问之下才知道他可真是个铁匠,只会打铁,做农具,不过老宋却看了看他做的农具,总的来说很精良,确实用了心的虽然他不会炼铁原料,不过老宋也不让他闲着安排了几个徒弟让他带着,教徒弟拿分红的事情,李三福也大概给他说过,不过也是听老宋亲口说了一次,看来消息无误。自己也就接受了这件事情。
老宋和杨项东谈了关于张铁英的事情。杨项东干脆就安排杨小了去胭脂铺询问能否定购一批老宋铁锭。毕竟过完年就要准备做水泥,也要准备开春耕种的事情,这么多人,都要安排他们进行农业生产。不过提到炼铁的这个事情,杨项东表示这个事情可以交给吴启荣。既然现在自己又不搞军工,弄那么多的钢铁也没用。不过既然已经安排打铁了,弄几个炉子试试炼铁也不是不可以,杨项东也有点心动的意思。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晚上在生产队和肥皂厂员工被组织起来吃了元宵和酒宴,李丰乐给父亲的酒碗倒了一杯,李三福开心的一饮而尽,高度酒让李三福喉咙热乎乎的,说自己回家的时候喝的酒怎么也没有公司的酒好喝,就凭这个酒自己也舍不得走啊。
晚上的活动也很丰富,四大名着现在《水浒传》《三国演义》已经街知巷闻了,不过罗贯中的《西游记》才刚刚写出来。知名度还不高,而杨项东的库房内四大名着可是都有的,而且还是带译文的版本,结果杨项东就客串了一把说书先生。来了一回《西游记》讲解。一回书说完座下掌声雷动。叫喊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