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大明呆某讲故事了

第三十四章 水泥 海盐(第2页)


 而四月三十,刚刚在孙百户家建设完成猪场建设项目的八个施工队,紧锣密鼓的乘船于五月初三到达刘公岛。趁着天气温暖气候不错,开始修建刘公岛居民住房。而十名学生有两名实在不适合吃海上饭,只能参与路上工作,而五月开始经过一个月的学****带队开始组织三条船往返于威海卫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和刘公岛运输修建房屋用的材料,而他们也开始就居住地开始砍伐树木。岛上的树木也被停靠在码头的福禄商行拉走。而原计划尽快来到刘公岛的水泥厂,却没有到来,吴启荣只能继续安排他们修建土培房。


 五月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度过,不过截止五月底施工木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标准化作业的门窗他们在冬季一方面培训人才,一方面储备。导致他们是第一批撤出的。这次撤出也不是全部撤出留下两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在山上利用砍伐出来的树木还是一边培养人才,一边制作储备材料。


 六月东小麦收货,吴启荣回到公司,得知去年栽种的300亩小麦收货量平均每亩出产小麦345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300亩地一共产出斤粮食。


 现在公司陆陆续续一共有72户一共301人,其中成年男子(17–40岁的)有116人,成年女子有105人,孩子(5岁前)10人,小班(5-10岁)31人,大班(10–17岁)39人。加上杨项东,老宋,杨小了,吴肖连,吴大壮。算上王小哥家里带上他六个孩子。还有秋娘和她弟弟一共315人。按照平均男女老幼平均每天1.8斤粮食,这一天就是550斤,这300亩地收成,最多吃半年的。


 冬小麦种植结束后就安排他们种植豆子,这次种植豆子可就好太多了,六月一个月时间,一共种植了600亩的豆子,因为有去年抢种的经验,老宋这次但是没有那么着急上火,老员工带着新员工速度快,而且效率高。可惜的是今年雨水太吝啬。只能多打制灌井了。


 七月下旬,吴启荣可算是将住房全部安顿完成除了本身需要的40间民房,一所海军学校,八间煮盐用厂房。而他们一直说的晒盐田,还是没有动工的样子,吴启荣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而老宋这边也是悲极生乐,从年初到今年六月,联系半年的猪肉上涨,在六月底涨了三倍,不仅价格上涨,而且采购数量不足。老宋和杨项东两人虽然并不担心,不过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满足肥皂合同数量,付出的代价就是现在公司内只有8000两的盈余。而七月老宋表示第一批500头猪出栏,这一消息可真是小母牛生不出仔,牛皮坏了。当月表示未来两个月不会采购猪肉,这可让文登县境内负责囤聚猪肉的家伙们着急了,随着一些小规模的囤积猪肉商户开始抛售,猪肉价格一路下跌,甚至价格比去年刚开始的时候还要便宜,杨项东也不含糊照单全收,一下子将小商户手中存货全部拿下,而那些大商户的货杨项东表示,他们又不缺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