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保安队(万历三十九年)(第2页)
“项东你看看能安排出来老师给他们上课么?”吴启荣询问。
“这个没问题,学生属于封闭管理,他们没有生产任务,学习会很快,而肥皂厂最老的员工现在最少也可以写一个简单的报告出来。尤其是那些提升为生产班长的,夜校方面教师储备绰绰有余。”杨项东回答干净利落。
正月十八,经过和老宋杨项东划分后,终于确定保安队人员名单,这次的加上原来的保安队一共选出来56人,而同样的商定很久的兵役制度,也正式开始实施起来,每月各个生产队,还有工人都要进行两次训练,也就是半个月一次。训练内容为刀盾配合长枪突刺,因为手头没有足够的火枪,吴启荣只能很遗憾,期待自己可以做火枪。
而整个保安队就不一样了,他们属于脱产士兵,专门负责军事任务,吴启荣将他们全部组成火枪兵。千方百计的给他们凑足了棉甲,四个队长还给他们装备了短火枪作为手枪使用。
正月二十,吴启荣鼓着腮帮子在操场上吹着哨子,杨项东跟在他身后,抬着手臂看着手表指针。率先从营房出来的是大班学生队,刚出来两个孩子,保安队一队队长杨小了和二队的吴大壮,三队队长张恩泽,四队队长张兴华,五队队长李谢杨,已经一边喊着一边拉出来队内的队员。稍息,立正,报数声在各队中回荡,五队人成五排整齐排列,对着正直肃立的吴启荣回答各队伍情况。
“十二分钟。”看着最后一个保安队员归队,杨项东对吴启荣说到,吴启荣点点头,“三队五队留守,其余各队右转弯越野十里地。”吴启荣大声命令道。
人啊都是训练出来的,老队员跑到位置时还算是呼吸平稳,新队员已经瘫坐外地,老队员和队长拉着他们不让他们坐下来,开始原地活动。大冷天每个人的头上都是冒着热气。回程的路上新队员已经步履阑珊,有的因为运动剧烈开始呕吐起来,老队员和队长一边鼓励他们一边搀扶着往回走,吴启荣也是气喘吁吁。
杨项东更累,一边跑路一边看着队伍内的队员前后给他们鼓气。“兄弟们,先到的白面馒头,馍夹肉。后到的清汤寡水咸菜粥。”
“吴大壮,来一首!”吴启荣大声喊到。
“团结就是力量……”吴大壮喘着粗气不过发音还算是标准,队伍内开始相应起来。
“一队的兄弟们,咱们是一队,可咱们已经连续两次第二了,第一第一挣了馒头还得争口气。”杨小了吼着。
“争口气,得第一。”在老队员的鼓气下,新队员也提气了。
皇天饿不死瞎家巧雀儿,第一队发挥稳定,还是第二名,前后间隔十来秒,杨小了语气有些不开心,一队副队长赵福来给兄弟们打气。看着笑容满面的二队队长吴大壮,杨小了也是很无奈。
“兄弟们好好练,不能丢了咱们一队的面子!”杨小了在饭后给队内的兄弟们说到。
新队员的学习主要有老队员带领,先进行一个月的队列。体能,内务训练,文化教育在晚饭后开始。人数只有55人,吴启荣教育他们数学,杨项东教育他们文字,确保他们可以熟练背诵书写内务条例。这个阶段比较苦恼的就是文化教育问题,因为保安队平均年龄有23岁,最大的已经26岁最小的才只有17岁,学习能力参差不平,所以除了平常晚饭后的学习以外,各班内老队员队长副队长安排他们互帮互助更快的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