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感叹(第2页)
但是两个人都不知道的是留给他们的日子不多了,萨尔浒之战是万历四十七年的事情,到明年的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就要死了。接下来就是后来的“红丸案”、“移宫案”。大明又开始了,正儿八经的党争乱政的日子。
随后熊廷弼询问如今登莱青三府全力支持江东军是否会存在吃力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陶朗先倒是没有什么客气,按照加派三响后登莱青三府税收130万石,结合价格税银应该是100万两左右,不过实际情况时只能交付税银90万两剩下的全部由粮食支付。
依照内阁诸位大人给登莱巡抚的要求是江东军应该编制3-5万人。按照一个士兵一个月2石粮食的军响,仅仅江东军每年就需要72-120万是粮食,这还不算登莱青三府本身就应该保证的6万本地军队。仅仅登莱和江东军需要将近300万石的军饷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听到熊廷弼这话,徐光启反而有些想笑,不算青州府仅仅登莱两地就可以全部满足三府的税收,自己得到的消息是仅仅登莱两地就有现役士兵人,加上在宽甸地区得有人,这笔军费反而比原来军饷的开销小,因为没有了各级军官做二道贩子,军饷可以如实发放到士兵手中,甚至可以训练出不亚于各级军官自己手中家丁兵的普通士兵,而登莱两地和大明又不相同,整个登莱地区的军队训练统一,不存在各个军官训练自己士兵的情况。其中最大头的反而是士兵训练,徐光启有幸和吴梦麟参加了去年十二月的新兵训练,那时候一个雄兵连三个月训练梦打坏70支长矛50支短刀和12之火铳,整个新兵训练期间火枪每人都要射击超过80发。单单是这批新兵的训练就足够支持一场8000人规模的战斗了。而炮兵训练场徐光启基本上就没有听到过哪天有闲的时间。
而且很有意思的登莱两地如果说可以拉出来的士兵不仅仅是人,而是将这个数量翻一倍还不止因为在登莱地区兴华公司借助白莲花叛乱的事情,在各个县城建立了武装部,由武装部负责征兵和各个村舍的民兵训练,而且再兴华公司还没有协助陶朗先治理登莱以前就进行了服兵役的政策,所有16岁的适龄男性女性必须服兵役,兵役期三年。也就是说不仅有男兵还有女兵,而士兵不仅仅是进行军事训练而且还要进行文化学习和技术学习。
此时熊廷弼的询问打断了徐光启的思索,熊廷弼询问徐光启对于登莱军自己装备的情况,其实熊廷弼很希望参观登莱军营的,不过熊廷弼这次来访登莱是个人的名义,不是公务,以他的官职确实可以拿出来直接参观,但是毕竟这是登莱巡抚管辖的区域,自己也不好在这里耍自己的官威,于是想从徐光启这里询问。
对于这个问题徐光启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现在的传言是自己多嘴向内阁说登莱军自己可以满足装备需求,但实际情况是徐光启发的内容是登莱军在东路作战时期,能取得战果,而且能保证队伍安全撤退的主要原因是士兵的装备甲胄比例非常高,而且他们的火器也非常优良,所以徐光启就不希望从朝廷那里分派军事装备给登莱军,结果就传成了登莱军不需要朝廷给其准备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