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大明呆某讲故事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见闻(二)(第2页)


 三个人陆续脱的精光,顶着一头短发跳进热乎乎的池子里,“进了这青州府不比外头,有什么事可以找街上那些带着小帽黑衣服的。”


 “那些都是官府的人……”李四成有些心虚的说着。


 “我说了这里不比外边,那些黑制服的都是和你们一样,老实本分肯干活儿的,不要担心欺负你们。”孙队将热乎乎的毛巾放在自己的脑袋上。


 洗完澡出来的三人在食堂内吃饭,相比于在难民营时期,每周才能吃到一次的鱼罐头,在这里每人可以领取两块,而相比于外面的稀粥,米饭更是以吃饱了不浪费为主。这也是他们进入登莱青地区之后吃的第一顿饱饭。


 虽然自己收入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这几个月的奔波也让孙队长肚子里缺油水,因为要和难民同吃同住,等待的这几天也是米粥咸菜,所以他也是吃的胃口不错。三人吃饱饭后带着自己的餐具去清洗一下后,站在门口的孙队长对着两人说道:“你们来的真是时候,马上就要新年了,你们去难民开垦营可以吃一顿饺子,难民营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土地平整和水利建设工作,这段时间公司会给你进行夜校培训,你俩好好学。”


 听着孙队长的叮嘱两人如同鸡啄米一般点头,“孙队长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帮忙吗?”李四成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可以,不过估计碰不到一块儿去。我有一个月的休假时间,不过你们在难民开垦营是封闭式管理,只能在工地和宿舍周活动。出不来,不过我每年正月都在家休假,这里面不会离开登莱。”孙队长一边说着一边从从口袋内抽出自己的笔和一个小小的本子,将自己的地址写下来之后分给两个人。随后两人便离开了。


 “我听闻你们对各地的土地都进行了分配,每个农户都能领到自己的土地吗?”袁崇焕很清楚大明的土地兼并情况非常严重,不过他还是好奇在登莱青这三个地方是否有所不同。


 “这个土地数量确实不多,但是能保证足够资格的百姓确实可以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导游这有所保留的话让好奇宝宝袁崇焕皱起了眉头。


 “此话怎讲?”袁崇焕好奇的询问。


 “袁大人不知道您是否亲自下地干过活,在我们三府有一句很流行的俏皮话,擅长种地的人和擅长读书的人一样可贵。”导游说完这句话,袁崇焕沉思不语点了点头。


 “粮食或者其他农产品的生长基础无非就是好的田地加上灌溉和土地肥力。但是如果要让土地能够产出更多的东西那就需要一个好的庄稼把式。而普通百姓其实并不擅长这件事情,所以在灯莱青三府。有土地的人都是有种地能力的人所有。”导游解释着。


 “那没有土地的人呢?”袁崇焕接着询问。


 导游说着指向远处类似于村落的一片区域:“自陶大人作为登莱巡抚起,我们一直在搞公有制的农场。也就是通过农业学校出来的优秀人才与那些没有种地技巧的百姓进行培训,会经历三年的时间,根据百姓的能力确定其种植粮食还是经济作物,再经过考核之后对土地进行分配,其实那些有种地经验并且有土地的百姓会自发的建立这种集体的农场。毕竟现在大名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单个农户的能力确实不如团结起来应对灾害的能力要强。”导游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