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大明呆某讲故事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异象(第3页)

 这件事情还是要归结到仁祖反正以后了,仁祖继位后,处决了李尔瞻、郑仁弘等一大批大北派官僚及金介屎等光海君的宠姬宠臣,为临海君、金悌男(仁穆大妃之父)等政治牺牲品恢复名誉,并起用在光海君时期失势的李元翼、郑经世、李睟光等南人及徐渻、吴允谦等西人。接着就是对反正功臣的论功行赏,在十月十八日策勋三等共53人,金瑬、李贵、金自点、沈器远、申景禛、李曙、崔鸣吉、李兴立、具宏、沈命世10人为一等,李适等15人为二等,朴惟明等28人为三等。对于这种结果,并非皆大欢喜,怨气最大的是李适。

 其原因就是当时自己已经确立了参与这次政变。不过他自己也并不确定顺便是否能成功,于是只留下自己的亲信配合政变,自己去釜山地区搞贸易,过成了自己也有拥立之功,如果失败了自己也可以不在场的证明。结果政变整体上看居然异常顺利,而到了评功的时候,自己却被评为了二等。而且自己在光海君时期的官职不可为不大,而新军建立时自己想凭着自己的军事能力和经验来夺取这个位置。结果被仁祖的表哥具仁垕取代,更重要的是因为仁祖继位后表明了支持大名与女真人的作战。这就导致了自己的很多走私行动不得不停下来,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而新军的统领人选已经确定了,虽然装备陆陆续续的送到朝鲜,很多人就起了心思,尤其是这些优秀装备和火药。在仁祖反正时负责汉城卫戍的训练大将李兴立在政变前已被收买,按兵不动,因此政变军顺利攻入昌德宫,并在宫中纵火。而在仁祖反正后,李兴立被超授为工曹判书,由于他的作用至关重要,故被策为一等靖社功臣,封广州君。不久又外放水原府使兼守御使,统率三千(一说二千)士兵,拱卫京畿。他的手下就盯上了这批些火药,而李适又因为有渠道,所以安排自己的亲信和其联络后陆陆续续的倒卖了很多火药,而火药虽然倒卖出去了,但是也不能搞得那么明显,于是他们就将很多劣质火药重新装填到桶内以掩人耳目。

 这就导致火枪兵在训练时候出现了火药顺利点燃,而新兵慌乱下重复装填出现了事故。

 而李贵作为负责人查了两个月时间也只抓到了一个军官,而军官在被抓到之前就已经被人杀害。事情变得复杂起来。而新军训练属于当务之急,这事情也就暂时被搁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