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访(第2页)
但是孙国祯很清楚,想要袁崇焕死的人太多了,从内阁首辅温体仁,到兵部尚书梁廷栋,再到阉党残余势力,吏部尚书王永光。高捷,袁弘勋等阉党御使,再到蒙古势力和文官集团。都在盼望着袁崇焕被处死,这已经无关于战略战术问题,政党党争是整个崇祯或者说明末政局的主旋律。
最为关键想要处死袁崇焕的不是别人,而是崇祯皇帝自己,袁崇焕与女真人勾结这件事情真假?其实谈不上非常重要。关键是在他的眼中女真人抵达北京城下,朝廷政局已经有很大的震动。而从自己私人的角度来说,袁崇焕对自己夸下海口五年平辽。自己也确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而得到的结果却是女真人兵临北京城下。对自己皇权的威胁和打击是非常大的,对于朝廷崇祯皇帝需要平息朝野的愤怒。对于自己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和信任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也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挽回自己的威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事情孙国祯心里都是非常清楚的,程本直可以想到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兵部这些朝廷官员都对袁崇焕有敌意,甚至崇祯皇帝也并不是完全认同袁崇焕。但是他就认为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崇祯皇帝会免去袁崇焕的死罪。
所有人都在认为袁崇焕该死也必须死,甚至孙国祯也自己这样认为,或许自己在大明仕途上并没有任何想要进取的想法了。但是袁崇焕的死确实会让登莱有更大的自主权。虽然民间常说人死账清,但是对于袁崇焕这个职位来说,他死了账反而变得更加糊涂,而且女真人南下,对于登莱来说也就意味着整个北直隶将会有更多的难民进入。这是自己也希望看到的。
“恕我无能为力,袁督师得罪的人太多了。即使没有所谓的勾结之事,女真人此番南下兵临北京城。袁督师也要被追责的。”孙国祯细心的将《白冤疏》折好之后放到手边的桌子上。
“此番女真人从蒙古绕道南下,确实是袁督师并未及时察觉,做出相应对策。”程本直正要继续说下去。孙国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皇太极离开沈阳城之时,我登来军与关宁锦防线。确实并未第一时间察觉。但从行军速度和距离上推测,皇太极用了将近20天的时间才与蒙古诸部汇合。在他离开十几天之后,我们就已经将情报传达,甚至在皇太极出兵之前我们就已经发出书信传达给袁督师,而为了保证长城关隘防御,我们登莱自费运输了一批装备到达长城关隘。要说袁督师没有任何察觉实在不妥。
我登来军决定发起对辽东的军事决策,也向袁督师提交了详细的公文。袁督师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和决策。我登莱军在攻破盖州城之时,明确的向袁督师请求援兵。甚至袁督师那时也可以做正确的选择,但是袁督师都错过了。”孙国祯虽然语气很平淡,但是说出来的内容确实直直的撞进程本直的心。
此时他的心情也确实有些心灰意冷,本以为原崇焕与登莱这么多年的来往,孙国祯虽然并没有接受过任何贵重礼物,甚至说便宜廉价的礼物也没有,但是人家登莱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全力支持了袁崇焕的决策,辽东与登莱在战略位置上确实是必不可分。以至于程本直认为袁崇焕被下狱,登莱怎么也会有几位官员站出来申诉一下。但结果却是无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