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见闻(四)(第3页)
“哎!胖头,小夫你俩拉那个脸干嘛?不学点字儿咋找到好的营生,这班长都说了多少次了,有文化能识字的才能找到好营生。”李四成半是责备半是调侃。
“我这不是着急想出去赚点银子嘛,我家那臭小子都十九了,一路逃难从汝宁府来到青州府,要不是这兴华公司收留咱指不定就饿死在路上了,不过这眼看着能活下去了。家里那臭小子怎么也得讨个老婆,这讨老婆又要聘金又要房子的怎么能不心急?”胖头虽然名字叫做胖头,不过也仅仅是因为脸大,脑袋大,大家称呼他为胖头,不过来到青州府那瘦干巴巴的身体确实也壮实了不少。
“胖头!那你可别操心,你儿子命好,虽然可能去不了学校,不过我看他个子去护卫队也是一个好的营生。”班长解释起来。
“护卫队是干啥了?”李四成好奇的询问。
“护卫队啊。那可是好地方,不仅发薪水还教文化,三年护卫队出来,想种地的能发地,想上班那厂子里都抢着要。进了护卫队,那说媒的媒婆能把你家门槛儿给踩塌了。我就是护卫队里出来的,那时候我都不在家,回来时候家里的老娘告我这媒婆一年说亲的都断不了。”提起这个班长乐呵呵的。
晚上袁崇焕一边泡脚一边看着新一期得报纸,报纸内容上确实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非就是继续清理阉党和东林党内斗,南方得叛乱和各地的惨状。登莱青地区的内容是登莱各个官府单位保证道路通畅,站好年前的这一班岗。保证登莱青三府百姓过一个放心的新年。
到了登州府时候已经是初六了,此时登莱青的干部已经开始上班,而值年班的工作人员也开始陆续休假,不过崇焕却没有直接到登来巡抚的官衙,而是下榻在了辛鲜坊,这几天辛鲜坊很热闹,毕竟是过年时节,宽阔的马路上都是来来往往得车辆,自己住在辛鲜坊的三路,看着路上左右行驶得马车让袁崇焕有一些恍惚。这里的官府道路比京城还要井然有序,而且看得出来百姓也是根守规矩的。
这一路行来不仅是农业商业还是各种基础建设确实远远超过大明,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登来巡抚所在的蓬莱是经过大规模的拆迁和重新设计的。原先的蓬莱紧紧挨着蓬莱港口,而随着港口的大规模基础建设,需要装设大量的龙门吊和码头用来运输,整个蓬莱城其实是向南移动了的,而且新的蓬莱城取消了曾经高度达到三丈的城墙,现在只有不到两丈,城门也重新设计过。
不过如果比较起来的话,从零开始的台湾地区基础建设反而要比蓬莱城要好的多。此时整个大明地区北方处于干旱的现状。但是在给排水设计时也有大量的工程冗余。而台湾地区在南部本就是雨水丰沛的地区,那里的给排水设计反而更加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