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靠山(第3页)
“壮丁肯定会很多,是招兵需要钱粮,装备需要采购,这些都是要花钱的。登莱军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女真人头和甲胄,但是这些地方除了一些粮食,金银细软可是一点都没有划到我们的账上。”沈世魁说的话让大家有些丧气。
毛文龙无奈的摇摇头。低头却看到了自己手中的那份应该立马转发给袁崇焕的书信。他立刻安排自己的亲兵,他带上10颗真鞑子的头颅与书信立刻前往盘锦,到达大明控制区后要张扬一些一边跑一边高喊大捷,众人听着毛文龙的安排,心里也是渐渐清楚了,亲兵很快出去照做。
此时已经是冬季辽东的夜晚非常寒冷,屋子内的火炉虽然烧的人脸上红彤彤的,但是心里却一点也不暖和。沉默了许久之后沈世魁开口了:“袁崇焕容不下我们这些弟兄,我们总要找一个靠山的。”
“登莱巡抚孙国祯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孙国祯与袁崇焕的关系也很密切,也可以说登莱地方官员和袁崇焕的关系都不错。”李九成开口说道。
“满桂怎么样?其实满桂和登莱军的主张差不多。都是实行主动出击的想法。”陈继盛开口说道。
“这话颇为不妥,满桂靠的是宣府和大同兵的底子,而登来军说到底靠的是人家登莱地方本身就有三代登莱巡抚的长期安定治理。又有徐光启,孙元化大力发展火器装备支持,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主动出击,不会被动防御的策略。我看还是靠登莱更好一些。”李九成反驳到。
“登莱军的军纪实在是太严了,而且我们又不是登莱军,登莱军的士兵参军后不仅会发军饷,而且还要分田分地。我们现在维持住手中的兵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觉华岛的重要性导致那里储存有大量的粮食和肉食。弟兄们跟着我们虽然挣不到什么军饷,但是吃的要比在关宁锦地区的普通士兵好太多。现在手下的兵士们加入东来军他们很欢迎,但是那些军官呢?”沈世魁很明显说出了这件事情的关键。这话众人真的是曹丕老丈人不开口。
这段时间登莱军教官不仅让士兵的战斗力增加,而且休息时间还讲故事,不仅讲忠君报国还讲地主压迫。这一来二去很多毛文龙的军官不被士兵认同,反而很听登莱军教官的话,这让很多中层军官有些不满。这事情不仅李九成,沈世魁知道,而且毛文龙自己也清楚,而现在离开了觉华岛,到了盖州城不仅要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而且补给很明显也会成爹不疼,娘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