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大明呆某讲故事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开会(第2页)

 “这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一些。”孙国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语气里听不出来是无奈还是惋惜。

 “辽东那里不知道打的怎么样了。”董遇时扭头看向孙国祯,

 “辽东那里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我比较担心的是这次勤王兵马中我们登莱没有派遣。催促的旨意在这个月已经来了两趟。在青州府边境就被拦了下来。估计随着女人撤兵,训斥的文件就要到我们手里。”孙国祯担忧。

 “训斥的文件应该不会太过于严厉,我们最后一次主动传达到京城的消息是攻破海州城,我更担心的是袁崇焕下狱,我们被牵连。”董遇时的政治敏感度也不低。

 “牵连可能是有的,不过一直有谣言传。圣上打算重建衡王府,原本在青州府的衡王一家已经在白莲花叛乱时被杀光了。如果要是安排新衡王应该是从京城的藩王中推举。”孙国祯提起另一件事情。这个衡王的事情在天启年间就提到过。不过那会陶朗先,袁可立,徐光启,等登莱地方官员都反对过。后期孙承宗和袁崇焕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过孙阁老说的比较明确一点,袁崇焕确实委婉一些。

 孙国祯这次提起来的主要原因还是辽东无论到底能立下多大的战功,但最起码是有战功的。而随着袁崇焕下狱,整个登莱作为协助辽东防御的重要后勤基地无论继任者是谁,都会更加注重这个有战斗力,又能提供粮食装备补给的重要地方。

 从萨尔浒之战结束以后其实不仅是历任皇帝,而且尤其是天启年间阉党和东林的政治斗争对于登来巡抚这个位置也是虎视眈眈。不过比较安稳的原因是因为天启皇帝确实有一定的政治决断,导致即使党争的再过激烈,登莱也没有因为朝廷高层的党争问题而导致有任何动乱。

 小主,

 “如果登莱地区再来一位藩王,在政治可信度上本来无异于会更受崇祯皇帝的信任,但是如果藩王在登莱青重新就藩,登莱本地的政治局面就要发生变化。而且藩王就藩后,很容易与当地官员和百姓产生冲突。我们一直在维持登莱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安置藩王对于大明朝尤其是崇祯来说是很好的政治选择,但是对于我们登莱来说确实是有一利但有百害。”董遇时思索后说道。

 “兴华公司对此有什么意见?”孙国祯提起最关键的事情。

 “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这段时间淮安府一直有动作,尤其是私盐商和当地失地百姓,他们的民怨很大。我觉得兴华公司可能会插手这件事情,毕竟淮安府有出海口海州。这样从西这边来的难民就不需要再进入青州府。直接去淮安府就可以南下。”董遇时说出了自己的了解。

 会议室内登莱兴化公司政治部长乔永旭看到了走进来的董遇时与孙国祯,两人分别坐在下首左右。

 “情报部目前得知的情报是淮安府今年受灾情况也比较严重,依旧是会产生大量难民,加上本来从西部各个州府逃过来的难民,数量就更加庞大了。”这里的情况就和历史上不同了,历史上这个阶段在淮安府不仅有受灾的百姓,逃难的百姓,而且还有私盐问题一直闹得很厉害,或者说淮安府的私盐问题贯穿了整个明清。但因为这个时空中兴华公司的出现,盐作为重要的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也是其崛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规模的用海水制盐就需要大量有工作经验的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