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陶家姐弟(第3页)
“学詹,官商勾结可以持续几百年,几个朝代,确实有本身存在的原因。商人的身份低微,不和官员有交集是不可能的事情。”陶温雅宽慰到。
“大姐!这说到底是管理的问题,你现在放眼整个大明或者整个全球。我们兴华公司的干部素质和见识是最高的,在我们这里根本没有官商勾结的途径。就说我们渤南县,从开拓初期就是有自己的底线,也给这些来开拓的股东们政策和土地。”陶学詹说的有些口干舌燥,于是又将一杯茶水一口咽下去。
“学詹,人的见识是与他的经历有关系的,我们没办法扭转这一代人的思想。但是你也要知道一个企业不可能。千秋万代的存在下去。即使是兴华公司也做不到,这些有着旧观念的人会慢慢老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争取把那些思想上被改变的。或者接受新思想的人拉上来。让他们与公司一起走。”陶温雅插话进来。
“其实不仅仅是官商勾结的问题,怀瑾(吴启荣女子名字)生下来的时候父亲其实是比较失望的,毕竟现在启崧是个儿子(吴弘远)父亲担心公司的未来。”陶温雅也是说起了私密的事情。
“父亲也是老官僚了,要说起父亲其实比较开明的,现在我们控制了巴布亚岛台湾吕宋及其周边岛屿。还有香料群岛,还有苏卡岛南部,加上北面的疆土,我们的疆土面积甚至超过了大明本身的国土面积,我想父亲也清楚,现在的兴化公司与其说是一个私人的公司,不如说他已经是一个不亚于大明的国家,而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他的最高权力却是属于4个人。如果真的要选出一个人的话那就是杨相公,但是他却需要宋先生的农业,姐夫的军事还有吴司令的海军支持。如果按照我们的历史经验上来看,这4个人现在已经应该水火不容。但是这些权利却被他们刻意的向一个人靠拢,就是杨相公,但是杨相公却把这些权利一直在分散给各个高层,现在公司会议不再是这4个人来主导,而是由各个部门一起来,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也可以提出意见,但最终意见的结果需要通过投票来解决。而且大姐你也要清楚一个事情。这些能够进入高层的人的出身是什么?”陶学詹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自古帝王官宦富贵人家都是子承父业。但是我看兴华公司反而是有能有贤者为之,确实不同。而公司也一直在履行或者严格实行以民为主的基本理念。我想或许四巨头有没有子嗣都不影响公司的未来。反而我们要拥挤现在有的制度。”陶温雅也是清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