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家叔侄(第2页)
“这个没有问题,我们自李官镇开始到辽阳,缴获了完整的女真人粮食储备。在战前我们优先囤积的就是粮食。现在俘虏们正在拆除辽阳城。估计到辽阳的时候,辽阳城已经不存在。”吴启荣乐呵呵的说道。
“如果撤到辽南地区,冰封期结束之后还是要按照原计划全部撤回登莱吗?”曹文诏询问。
“这个也是没有变的,我们在辽南地区只会留下一个团的编制。我还是希望曹将军和赵老将军的兵马留在辽南,协助我们防御。”吴启荣诚恳的邀请到。
“如果撤到辽南,那支援关宁锦防线是否有些过于漫长?”曹文诏询问。
“所以我才请求两位将军作为机动兵力协助防御辽南。”吴启荣语气依旧非常诚恳。
“协助防御需要大量机动兵力,我手下骑兵只有2000多人。”曹文诏说道。
“这个参谋部已经考虑过了。我们撤军回到辽阳的途中会经过沈阳,我们与沈阳义军一直都有联系。届时我们会和沈阳义军联络,招募义军中适合的辽民扩建两位将军的骑兵数量。”吴启荣说出了曹文昭想要听到的内容。
“那训练和装备问题如何解决?”年轻的曹变蛟马上接上话头询问。
“装备的话,登莱会给你们提供。骑兵训练的话,由两位将军负责,不过两位也清楚。现在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开始装备大量火器。以两位军中或者说,整个大明对于火器使用和了解来看,都不如登莱,所以火器装备的话还是需要由登莱军负责。”吴启荣停顿下来了。
“那指挥权和归属权的问题呢?”曹文诏询问。
“军队撤到辽南之后,整个军队的指挥权会归属在登莱巡抚的名下。至于扩编之后的军队,主要是火器部队,我们建议安排登来教官来负责训练,同时也希望两位将军军中挑选年轻或者有经验的军官前往登来进行学习。我看小曹将军就很合适。不知道曹将军意下如何?”吴启荣转头看向曹文昭。
曹变蛟乐呵呵的看着自己叔父等待他的回复。
“我听闻登莱军升迁不问出身,只要能力和学问,而且我也听闻此次辽东之战部分士兵本应到退伍时机,不仅有应该退伍的士兵,而且也有很多刚入伍几个月结束新兵训练的士兵。不知如果我的不想进入登来军营学习会有什么作为?”曹文诏询问道。
“那就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自己的追求了。”吴启荣微笑着看着曹文诏。“这次拥有这么大的战功,总兵最起码是应该有的职位。可是如果是总兵一职所属兵马现在也不过1万出头。可是军中能战之兵有多少?以关宁锦防线来看能养活五六万人已经算是极限。但是登莱在编制上的兵马有步兵骑兵水军加备倭军有35万人,且这些兵马不亚于此次辽东作战的战斗力。小曹将军随曹将军征战多年,指挥作战能力是有的,如果他经过学习之后继续在您的麾下作战,那能指挥多少兵力或者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呢?
我再说一个假设,以您的能力能指挥多少兵马,或者说能养活多少兵马。现在的战况需要的并不在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是在于精,火枪兵虽然是最快可以训练出来的士兵,但是这个最快也要有足够的装备和火药支持训练为根本。实不相瞒,两位将军的兵马扩充极限也不过40006000人。再多的话将来也养不活,但是这些兵马要放到辽东或者说关宁锦防线,您和赵老将军能维持这个数量吗?”吴启荣这话其实是有些保守的,无论是养兵能力还是真实的兵力数量。兴华公司如果极限爆兵的话能爆出10150000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