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第3页)
“小叔子,你实在是太客气了。公司到了我们这些部落之后,帮助了我们太多。现在我们有能力了,也应该借着公司的帮助,让更多的部落人民过上更文明的生活。”嫂子这话说的非常朴素。
“对,文明这个词嫂子用的很不错。我们汉人有一句古话。仓廪足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我们从来不歧视任何一个为了生活而艰难拼搏的人,我也非常不推崇文人所说的那些不懂王道教化。这些在外东北的部落他们能抵御严寒而生存下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们必须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这样他们才会有意图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吴启荣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唱高调,但是在吴启贵与他的夫人耳中却是那样的贴切。
“启荣,你这话说的就让我想起杨先生在政治课上我们讲的那味道了。”吴启贵调侃到。
“确实,不过我还是觉得所谓读万卷书还是不如行万里路。”吴启荣这话说的颇有些语重心长的味道。
“确实,要说读书,咱们吴家我这个算是读的最多,功名考的最高了。可是书上的大道理读了太多,却也只是流于表面。在外东北任职的这几年,我觉得杨先生在干部学校里一直强调的那句实事求是真的是太贴切了。我真正的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自己心中的那点书生气,走到这些干活的员工身边与他们同吃同住。我愈来愈觉得不仅是我,可能咱们登来原来的那些官员,读书人都站的太高了,或者说他们都飘飘然起来,没有脚踏实地的去了解百姓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吴启贵脑子里也是思绪万千。
“大哥,我们为什么要求所有的干部都要在基层经过历练,一步一步的提拔上来?就是要让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上每一个台阶。他们要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做些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公司虽然发展的这么快,但是干部一直都是稀缺状态的原因。咱们要的是宁缺毋滥。不要滥竽充数,为了图快,为了图发展。最后留下一屁股的债,给后面的同志们留麻烦。”吴启荣拍了拍大哥布满伤疤的双手,此时管家招呼吃饭的声音传来,众人开始纷纷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