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 北疆完毕的第一次朝会(第2页)

秦玲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匍匐的臣子,感受着这汇聚了整个帝国中枢的朝拜之力。她微微抬了抬手,清越而威严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谢王爷!”整齐划一的谢恩声后,百官这才小心翼翼地直起身,垂首肃立,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丝毫逾矩。

大殿内恢复了寂静,但这寂静比方才的喧哗更加沉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投向丹陛之上,尤其是那位端坐于王座之上、沉默如山的玄袍身影。

秦玲的目光在群臣身上缓缓扫过,最终落在了前排几位重臣身上,声音沉稳地开启朝议:

“今日朝会,首要之务,便是议定北疆察哈尔故地善后事宜。枢密院、兵部、户部、吏部,将尔等条陈,逐一奏来。”

随着女帝话音落下,早已准备多时的枢密院副使丹与兵部侍郎气玄率先出列。他们二人,正是孔衫三日前密令先行返京,协理北疆军务的核心人物。

“启奏陛下、王爷,”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枢密院会同兵部,已拟定《察哈尔故地驻防方略》及《降兵安置、整编章程》共十三条,细分为……”

气玄紧接着补充道:“……此役缴获之辎重、马匹、金银细软,业已造册完毕,分门别类,封存于北疆大营及新设之库府,详册在此……”

两人条理分明,将北疆善后军务的核心事项一一奏报,内容详实,逻辑严密,显然是经过极其周密的梳理与推演。奏报间,目光偶尔会不自觉地投向王座上的孔衫,带着请示与敬畏。

孔衫端坐王椅之上,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黑曜石扶手,发出细微而清晰的叩击声。他并未插言,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最精准的探针,审视着奏报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他目光扫过丹与气玄时,二人汇报的声音会不自觉地更加沉稳有力,仿佛得到了某种无声的确认与支持。

户部尚书紧接着出列,开始奏报新划疆域的赋税、屯田、移民安置等民政方略。他的奏报明显谨慎了许多,眼神更是频频瞥向王座方向,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三日前紫宸宫夜宴上,那位李侍郎的下场,犹在眼前。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可能邀功或夸大其词的表述,只以最平实的数据和方案说话。

孔衫的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身上,那平静无波的眼神,却让这位掌管帝国钱粮的重臣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自己所有的盘算都被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洞穿。

整个奏报过程,孔衫始终沉默。但他那无处不在的威压,如同实质般笼罩着大殿,让每一个出列奏报的大臣都绷紧了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或妄言。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高效的审核与最严厉的威慑。

秦玲端坐龙椅,将下方的一切尽收眼底。她时而垂眸细听,时而开口询问一两处关键细节,凤眸深处却掠过一丝了然与赞赏。她深知,孔衫的沉默,并非不闻不问,而是将这份权力无声地交托于她,让她以女帝的身份主导这场善后大议。同时,他那如山岳般的威势,也替她牢牢镇住了场面,压下了所有可能的杂音与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