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6章 初平(第2页)

·储军粮:拨付四百万两,命北疆督师府趁今岁粮价平稳,大量采购、囤积军粮,足以支撑大军半年之用。边关粮仓充盈,人心安定。

三曰运河得通。拨银一千五百万两,专款用于漕运疏浚。

·清淤:淮安、扬州、徐州等三段淤塞最严重之河道,已征发役夫十五万,彻底清挖疏通,水深恢复至国初水平!漕船通行效率,预计可提升三成!·固堤:险工险段之堤坝,均已加固。去岁决口之处,以水泥(工部新制)浇筑,坚固异常。

·汰旧船:淘汰朽坏漕船三百艘,拨银建造新式漕船二百艘,更坚更快。

·立新规:臣张衍已会同漕运总督衙门,颁布《漕运新规十五条》,严格核定损耗,明确奖惩,重典治吏治漕。三月来,漕粮损耗已由三成降至不足半成!(此条字迹尤为凌厉,显然是张衍手笔,透着一股快意恩仇的杀气。)

**以上三项,共耗银六千二百三十万两。余银正按计划,用于…”

秦玲看到此处,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那奏章中蓬勃的生气都吸入肺腑。她抬起头,看向孔衫,凤眸中光华流转,那是压抑不住的激动与赞赏:“夫君…你看!江南春耕无恙,北疆军心振奋,运河漕运畅通!近亿两银子…当真是用在了刀刃上!宋清树理财之能,张衍办事之酷烈精准…珠联璧合!珠联璧合啊!”

她几乎能想象到,江南水田里秧苗青青、农夫展颜的景象;能听到北疆风雪中,拿到足饷的边军将士发出的震天欢呼;能看到运河之上,千帆竞渡、畅通无阻的繁忙景象!这三个困扰帝国多年的沉疴痼疾,竟在短短三个月内,因为这笔带着血与火的银子,得到了如此巨大的缓解!

孔衫深邃的眼眸中也掠过一丝极淡的、却真实存在的满意之色。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那份奏报上,尤其是在“漕粮损耗已由三成降至不足半成”和“边军粮饷已一次性全额发放”两处微微停留。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孔衫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能用活钱,办成活事,方显能为。宋清树调度有方,张衍…杀伐果断。此二人,确是户部眼下最好的搭配。”

他抬眸,目光似乎穿透殿宇,看到了那个在江南泥泞工地间奔波协调、与各方势力周旋的圆融身影(宋清树),也看到了那个在度支司衙门里对着如山账册、眼神如同淬了冰的冷硬男子(张衍),更看到了那个持王命旗牌、如同门神般镇住一切魑魅魍魉的玄甲身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