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7章 新政立国本(第2页)

 

字里行间,透着宋清树特有的沉稳与周全,每一项成果都有清晰的数据支撑和后续保障,仿佛一位高明的医师,不仅治好了急症,更开出了固本培元的良方,将帝国的财经脉络调理得气血充沛,运行有序。

 

第二部分,笔锋骤然转厉,自是张衍手笔:

 

· 稽核追凶: “三年来,度支司并都察院、刑部,依据承天元年旧案线索,深挖彻查,共查处涉及贪墨、亏空、渎职之大小官员……人!追缴赃银及罚没……纹银八百余万两!涉案者,无论京官外放、勋贵子弟,皆已明正典刑或流徙充军!” 字字如刀,杀气盈纸,显然,这柄酷吏之刀,三年来从未归鞘,始终高悬于贪腐之辈头顶。

 

· 制度铁壁: “修订《户部则例》《漕运律》相关条款二十七条,新增禁令十三条。建立州县、行省、户部三级账目核查及互审机制,岁终委派御史、度支司吏员突击盘库已成定制。凡贪墨十两者,削职;百两者,流徙;千两者,斩!纵王公贵族,亦不赦免!” 这是用鲜血和人头铸就的铁律,旨在彻底杜绝前朝积弊死灰复燃。

 

· 警慑天下: “臣张衍,三年间巡按七省,斩知府二人,知州五人,县令及胥吏……七十三人!抄家……二十九户!今,天下知度支司之尺,乃铁尺!国库之银,乃烙铁!伸手者,必断其掌,灼其肤!” 最后几句,已是赤裸裸的宣言,带着张衍特有的偏执与酷烈,却也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慑力。

 

秦玲缓缓合上奏疏,闭上了眼睛。胸膛微微起伏,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巨大的成就感与欣慰感。这三年来,她与孔衫承受了多少压力?朝野上下,多少暗流汹涌,多少对张衍“酷烈”的攻讦,多少对新政“与民争利”的指责?他们都顶住了!而今日这份答卷,无疑是对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击!

 

她睁开眼,凤眸中已有水光闪烁,却明亮得惊人。她看向孔衫,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后的微颤:“夫君…看到了吗?四年!从江南一片糜烂,国库空空如也,到今日…国库充盈,边疆稳固,运河畅通,民生复苏!张衍…宋清树…他们…他们真的做到了!”

 

孔衫深邃的眼眸中也漾开了罕见的、真切的笑意。他伸出手,轻轻覆在秦玲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背上,那掌心温暖而干燥,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

 

“嗯。”他低沉应道,声音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宋清树,善守能立,如良工筑堤,滴水不漏,根基稳固。张衍,善攻能破,如利斧开山,劈荆斩棘,扫荡妖氛。此二人,确是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