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臣不敢受

王元姬步履轻盈地走了两步,微微挥了下袖子,五六步身位后的侍女们捧着两张柔软的蒲团,放在廊亭的长石座上。

 “夫君,来。”

 侍女们退下,王元姬轻松唤了一句,夏侯献挽着妻子的手,两人并排坐下。

 耳边清扫落叶的“沙沙”声入耳,随后王元姬的声音响起:

 “若夫君是初辅政的几年,自然是要斩草除根的。”

 【斩草除根】这四个字,夏侯献是第一次从妻子口中听到。

 这些年里元姬不仅是自己的贤内助,更像是自己的军师——一个他从不怀疑立场的军师。

 有时候他就在想,王元姬若是男子,或许真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王元姬继续道:“杀戮确实可以树立威信,但大多时候只是因为心中的怯懦和对未来的恐惧,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夫君入朝辅政足足九年,根基已稳,毋丘俭起事后,只有寥寥几人响应,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越是要克制,杀戮或许可以震慑群臣,但也仅此而已了,夫君若要更进一步,应当使群臣归心才是。”

 夏侯献闻言,沉思良久。

 纵观历史上司马家三代……

 司马懿大肆杀戮是因为要为儿子铺路。他被曹爽压制了十年,若不靠这个,根本无法立威。

 同样,司马师也不得不大开杀戒,夷三族仿佛家常便饭,因为他的根基比司马懿浅得多,甚至说几乎是没有。

 而到了司马昭执政时期,他却很少那么做。

 一来是司马昭本身性格上比父兄要宽厚一些。

 二来,经过父兄十来年的稳固,司马昭已经不需要用杀戮来立威,他要的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故而,像文鸯这样集合造反、杀兄之仇、叛国的罪中之最,他都选择了赦免。

 淮南三叛中投降的士兵和擒获的吴兵,他也没有听从谋士的建议去全部坑杀。

 钟会造反,他最后放过了钟会养子和钟毓的后人。

 至于邓艾被夷族,单纯是因为他们关系不好罢了。

 “毋丘俭的父族、母族、妻族,上下百十口人,或是诛杀,或是流放,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留下几个稚童,就算是展示夫君的恩德吧。”

 “可这会不会让人觉得,忤逆还能留后,开了一个坏头?”夏侯献心中仍有疑虑。

 王元姬却是轻笑:“除了何晏是因为皇族关系,李丰等人的三族夫君放过了吗?”

 “如果有人真会这么想,那他一定是傻。他们要不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是明皇帝的心腹挚友,是否跟夫君有二十年的交情?是否是大魏缺一不可的那个人?”

 夏侯献释然一笑:“这大魏缺了谁都照样运转。”

 王元姬摇头:“唯独不能缺了夫君。”

 “这话我可没说啊。”夏侯献失口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