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联楚抗魏(第3页)

 

“何来从长计议?”

 

“今当与西贼合兵退敌,敌退,贼亦病矣。”

 

“然后我承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

 

诸葛恪有意说得这般文绉绉的,似乎是方便史官记录?

 

不管是何种心态吧,吴帝孙和倒是很认同诸葛恪的想法。

 

江东士族总想着保全自己的实力,只要不打到家门口,能拖就拖。

 

难道真是他们看得不够长远吗?

 

倒不尽然。

 

“朕意已决,联....”

 

话说到一半,孙和觉得总得给对方一个官方的称呼,这种时候还以“贼”相称,太奇怪了。

 

罢了,一个称呼而已。

 

“朕意已决,联楚抗魏!”

 

孙和终于拍板。

 

诸葛恪甚是满意。

 

....

 

很快,东吴开始了战前部署。

 

孙和按照惯例为丞相诸葛恪加号大都督,假黄钺。

 

虽说诸葛恪本身就有“都督中外诸军事”之权.....

 

但在大帝孙权搞出的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下,只有遇征伐之事,临时置的“大都督”才能完全统御各方军队。

 

如今。

 

建业中军里的左领军、右领军、左护军、右护军,无难督、绕帐督、解烦督等。

 

外军里沿着长江自西向东的半州督、柴桑督、吉阳督、虎林督、濡须督、芜湖督等等一连串都督,皆归诸葛恪节制。

 

而在诸葛恪受命后的第二日,他便露出了獠牙。

 

他命刚刚离开建业返回柴桑的大司马朱据前往芜湖。

 

朱据不知诸葛恪为何如此部署,但还是遵令行事。

 

但在朱据刚到芜湖后不久,却得知诸葛恪已派左将军孙壹出任柴桑督,代理了他的职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