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势如破竹(第2页)

 

故而收到战报和司马昭下一步战略计划后,夏侯献立刻回信,信中只有一句话:只要对战事有利,君可自决。

 

但其他路军就没这般待遇了。

 

王基、王昶、诸葛诞、郭淮等人纷纷送来送来书信。

 

襄州军方面,由于冬季汉水有部分断流,故而王昶军从襄阳出发,兵分两路。

 

一路顺汉水南下,至竟陵后东进沔阳。

 

一路走随县,经由上昶城南下汉阳。

 

欲各自拔除吴军据点,计划于夏口会师。

 

目前王昶军两路人马还在魏境,暂时没有与吴军交战。

 

而东路军诸葛诞要穿越大别山区前往武昌,行军速度就更慢了,目前诸葛诞军仍在弋阳郡境。

 

看到此处,夏侯献不禁抬头看向座下的贾充。

 

“公闾,我军能从豫州长驱直入,威胁武昌,这都是令尊的功劳。”

 

“先父之文治武功,臣远不能及也。”

 

贾充倒也谦虚,论才能他确实不如贾逵半分。

夏侯献觉得,贾充是聪明,但都是些小聪明...不过他优点是识时务,缺点也是。

 

说起贾逵...

 

原本从豫州是没有一条正式的道路通往武昌的。

 

曹操和曹丕父子时代,魏军南征一般只有三个选择。

 

上游的江陵,下游的濡须和广陵。

 

而在贾逵担任豫州刺史期间,积极上疏请求在豫州开辟临江直道。

 

此路从弋阳郡穿越大别山脉南下,经过鄂北山地进入江汉平原,然后到达江畔。

 

这能威胁大江对面的,曾经的吴国的首都武昌,从而迫使孙权无法随意调动武昌的军力来救援上下游。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诸葛诞这路军队可直指伪吴的都城。

 

“相国。”

 

钟会手里拿着一筒书信大步走进帐内。

 

“镇东将军派人送信来了。”

 

“念于孤听。”

 

钟会随即拆开封泥,从竹筒中拿出信纸。

 

“镇东将军说,濡须山守备森严,他不敢贸然上山进攻,但在山下与吴军对峙,徒耗时日,于战局无益。”

 

“郭都督打算做什么?”夏侯献问。

 

钟会低头又看了一眼:“他请求出兵皖口,占据吴军江要冲,以威胁大江上的东吴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