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铁索横江(一)(第2页)

 王基呼出一口气,淡淡道:“是啊,我军不差这点军粮。”

 第二日,王基派出十余艘小型走舸前往巴丘侦查江情。

 老实说,江上作战除非是在大雾的天气,这种侦查行动几乎都是明牌。

 只要不接近敌军的腹地,一般不会专门派船来阻击。

 在巴丘上游不远处,大江突然大角度转向,当魏军的走舸还未行至最后一个弯道前,便遭遇了吴军的阻截。

 那些吴军俱为小型战船,船身较为低矮,但优势是灵活轻便。

 魏军走舸本身没有战斗力,只能被无情驱赶,根本过不了最后一个弯。

 而派出前往沿岸两侧探查的斥候也传回消息:吴军营寨扎得四平八稳,规矩严整,死死扼守住了通路。

 山中地形比之前的监利要复杂许多,于是王基也彻底打消全部上岸,强攻吴营的打算。

 最终决定于监利驻扎,暂缓进攻。

 但过了数日,军中请战情绪越来越重,诸将前番大胜,信心爆棚。

 而且监利一战截获了不少吴军战船.....

 如今魏军军势盛大,大小战船铺满了整了江面,旌旗盔甲在阳光下鲜艳耀眼。

 这种时候,怎么能够止步不前?

 要知道这一路水军是此役伐吴的核心部队,其他部队要跟荆州水军协同作战,就比如水军若行至夏口,夏口的魏军便将归王基节制,甚至分兵给他。

 于是乎,有人吹捧,有人直言,甚至有人埋怨。

 吹捧者说,镇南大将军威风八面,吴人望而生畏,王基就是这大江之神!

 直言者道,兵威正盛,当一鼓作气,不可给吴人留喘息之机。

 埋怨者言,敌军前番大溃巴丘必然震恐,不堪一战,这样拖延下去,何时才能打过夏口,打到武昌?王将军太过谨小慎微了!

 这个是几辈子难求的战功,谁人不争先恐后?

 万一夏口武昌吴军一触而溃,功劳岂不是拱手送人!

 这些话自然纷纷传到了王基的耳朵里,但他既没有因吹捧而飘飘然,也没有去治那些偷偷抱怨之人的罪。

 然而....

 王基这一路此役毕竟是统领了水陆共计四万大军,这跟管理自己麾下寥寥亲兵有天壤之别。

 亲近之人只有陆抗、王濬和麾下的长史与司马,可那些大大小小的偏将、牙将就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