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韩小春偷带鱼
第623章 军屯的新尝试(第3页)
“大王这是什么话!”文钦听到这里感觉不对劲,连忙道,“大王才不惑之年,未来日子长着呢!”
“你看,又急。”夏侯献摇了摇手指,“孤说了,打个比方而已。”
“臣,臣知罪。”文钦给了自己一巴掌。
夏侯献被逗笑了,接着说道:“军屯制要改一改了,训练更要提提强度,不说精锐,至少让他们可堪一用。”
“假如日后遇到战事,孤想给仲若你增兵,就可以就地拨军队给你,否则你去动各地都督、刺史和太守的兵,就算面上听你的调令,可未必真心附你。”
文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夏侯献也不指望他能够很快理解这么做的深意。
当年曹操采纳颍川枣祗的建议推行屯田制,是一个不错的创举,尤其是军屯。
军屯有三个特点:
军民结合:士兵在驻防地垦田,既解决军粮问题,又稳定社会生产。
国家控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屯田民和士兵需缴纳租税。
军事化管理:屯田区由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等武职官员管辖。
先不提产粮的问题,只说军事。
这么做不仅给国家,或者说曹操本人带来不少能垂直管辖的兵源。
毕竟这些兵不是士族的部曲、庄客,而是实打实魏国的军队,只是战力拉胯罢了。
另外广设屯田区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士族土地兼并。
皇帝是最大的地主,说白了,这是曹氏的地(划掉)夏侯氏的地,士族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兼并这些屯田。
夏侯献打算做一个尝试:以魏国现有的军屯转化为府兵制。
其实魏国的大大小小的屯田区还不少的。
如此一来,不用从士族手中抢夺土地,前期应当没有太多阻力。
他今日和文钦只是简单一提,至于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均田制”之类的就不和文钦聊了,说了他也听不懂。
“相国,天使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