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韩小春偷带鱼
第707章 褒斜栈道(第2页)
李苞的目光投向石工工头张峻,似有询问之意。
张峻想了想说道:“校尉,后汉明帝曾凿石为门,火焚水激,石皆龟裂,或可用此方法。”
“详细说说。”李苞道。
“可在石壁处堆砌火堆,昼夜焚烧。三日后泼水骤冷,便能开裂。”
李苞思索了一阵,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用“火焚水激”之法开凿出一条长15米,高宽各约4米的穿山隧道,时称石门。
而这石门隧道正是在这褒斜道上,距李苞等人不足百里。
很快,士兵工匠们忙活起来,一时间山谷内浓烟蔽日。
数日后,李苞看着崩裂的石块喜笑颜开,此法收到了应有的成效,为修栈道节省了大量时间。
此番这支修路先锋军分工很明确,军士负责安保与基础施工,石工负责开凿岩壁,木工则是搭建栈道的主力。
栈道依悬崖而建,打算采用“凿石架空”的飞梁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北伐之际曾也督军修复栈道。
他在“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中写道:“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
当然,诸葛亮不单单只是找个事情写进家书里,更不为了找诸葛瑾要主意。
他自己有解决办法。
苦于褒水水流过快,诸葛亮放弃了支撑立柱,将“标准式”的栈道变成了只有横梁而无支柱的“无柱式”栈道。
如此一来便可避开洪水的威胁,能够使栈道的使用寿命变得更长....前提是没有人工毁坏。
不过,魏军这边却没有这样的技术,李苞还是听从石工张峻的建议,立柱于水中。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他派不少人手前去赤崖南缘山大肆伐木,因为据张峻所言,他需要大量的木材制作栈道的支架。
至于具体是什么结构,李苞一个外行也不甚其解,于是没有多问。
....
十月十二,历时近一个月,栈道终于被修复了。
过程总体来说还算顺利,但期间却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