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阳安关(第2页)

 

然而蜀汉全有汉中、蜀中之地,阳平关的战略地位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在这时候,它改名阳安关,又称阳安口,后世称古阳平关。

 

而真正的防御核心是金牛道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关城。(后世阳平关镇)

 

不过现在的阳安口并非完全不设防。

 

就在夏侯霸的大军还在傥骆道上进军的那会儿,姜维就向朝廷请求援兵堵住阳安关,以完成“收口子”的战略构想。

 

但它与朝廷的扯皮浪费了太多时间,并且成都距阳安关本就比傥骆道远。

 

再加上阳安关主要应对来自陈仓道的敌军,对于汉中平原这一侧原本就没有完善的工事,面对大军压境,自然不是一合之敌。

 

与此同时,陈泰经褒斜道入汉中终于与夏侯霸会师。

 

..............

 

“他妈的,快点走!”

 

白马城内,一名魏兵正用刀鞘抽打着蜀兵俘虏的屁股。

 

俘虏们被逼迫着从粮仓里搬运粮袋,这是他们三千守军三个月的存粮,甚至是未来蜀中援军的应急粮,可还没吃多久,如今却资敌了。

 
 

白马城中有座大营,此处原是守军将领的指挥所,如今变成了夏侯霸的军营。

 

“都督,下官已书写完毕,请您过目。”

 

夏侯霸从文吏那接过战报,仔细审阅了一番,这毕竟是要送往陛下那的战报,不可有疏漏。

 

确认无误后,他装进信筒,封好封泥,将战报递回去:“去吧。”

 

“遵命。”

 

看着文吏离去,夏侯霸伸了个懒腰。

 

军营外传来马蹄声,不多时陈泰带着几个亲兵来到征西将军的帐中。

 

“玄伯,你可来了!”

 

见对方入内,夏侯霸径直站起身来。

 

“都督。”陈泰拱手施礼。

 

夏侯霸面带笑容,伸手道:“快坐。”

 

他可太喜欢陈泰了,这位不仅是他多年的老部下,更是他的智囊。

 

老实说,这些年在陇右的诸多战事之谋划,多半出自陈泰之手,夏侯霸常常只需要负责督军和押运粮草,然后坐等朝廷封赏。

 

地位不同,心态也会有变化。

 

以前为将时,他猛打猛冲,勇敢无匹。而今身为统帅,自然要有所克制。

 

至于战略谋划,夏侯霸不擅长,所以他愿意交给擅长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