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逐日武士

1172被夸大的将军(第2页)

 

从综合的条件上看,在最初阶段比李舜臣地位高的指挥官大多快速战败或逃跑,日军的主力也没有将李舜臣当作第一目标,在水军和战舰的情况上看李舜臣又比日军能力高,这最终导致李舜臣发动了玉浦海战并收获了成功,虽然只打掉几艘运输船却开始为他走上辉煌展开了道路。

 

在宣祖跑到北边开始求助于明朝之后,明军逐渐入朝作战。李如松将日军击败,之后日***变了思路开始攻击全罗道,朝军自己通过努力取得了幸州大捷,所以不能说朝军完全没有取得胜利,可之后事情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由于朝鲜军队在溃败的时候,整个文官系统也跟着溃败,导致明军的补给线陷入困境,在此条件下战争僵持了下来,而之后停停打打的时间段内李舜臣反而落入了困境!

 

因为在战争中溃逃的元均反而再次掌控了水军,李舜臣也因为谗言被下狱,可是之后的结果是日本并没有因此停战,在双方拉锯数年后战争再次爆发,元均则在漆川梁海战中彻底战败,朝鲜水军再次面临覆灭的困境。

 

在这个基础上李舜臣从新出山进行他人生的最高峰鸣梁海战,由于此时日军已经转变了态度,开始水陆并进攻打全罗道,所以这是李舜臣以朝军主力做的最艰难的一次大战,在这次战争中李舜臣将日军舰队引入了非常狭窄并且水流诡异的鸣梁海峡。

 

并预先在海中设置绳索阻碍对方船只移动,在事先进行精心准备且朝鲜水军虽然只有12艘船只却大多都是主力板屋船,这使得在一个狭窄的地方进行的围歼战可以实现,日军虽然占据绝对优势兵力,却不能真正展开其兵力,在技术和海战理解上朝军占据优势,最终不可否认的是李舜臣取得了胜利。

 

可是这一胜利

 

的结果并未改变朝军总体战败的根本,李舜臣之后也并未能封锁对方海上物资补给线,自己也丢失了补给基地转而向其他地方退却,之后李舜臣在明军主力舰队发动了露梁海战,只不过这一战主帅是明朝水师提督陈璘。最终李舜臣正是在露梁海战中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