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狠活》前篇(第3页)
看着眼前熟悉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虽然不舍,但还是要离开。
毕竟我不可能一辈子上学,我也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需要贴近现实,而不是一只造梦的空想家了。
国际贸易专业的我,答辩基本没有难度。或许是因为校长常常找我聊天,以我为正门教材,夸大学校敢想敢做吧。
所以老师或多或少都认识我,连开口为难都没有。
“下午有校招团队,去不去?”室友韩东询问道。
我无奈的点了点头,家里没背景,也就该走到这一步了。
我明白我们这种看起来学校里混得开的,学生会的干部,社团的部长,出去后什么都不是,空有架子没本事反而还不如正常的应届毕业生。
因为之前也刷到过一个新闻:招聘季,企业hr放话:“在学生会当过干部的,我一个都不要!”
所以应届毕业生,资历那一栏我只填写了,兴趣爱好是为学校校刊提供过几十份上榜稿件,只字不提鹿港大学有个科技部,开宗立派的部长是本人。
没什么好炫耀的,写上去怕是扫地的工作都不会要自己。
韩东拍打着我肩膀:“站着发呆干嘛?找到合适的没有?”
回过神的我看着韩东开口:“一家本地的电梯代理公司看上我了,去当安全员,底薪三千,实习两千五。每半年提三百,重大漏洞补齐一项红包三千,年底多发一个月工资。”
手上的表格还有十几家公司可以面,但我都放弃了,这是我面的第三家,对方就问的问题是学校有电梯吗?平时注意过是什么牌子的吗?
大学四年图书馆三楼只能用电梯上,国产的爱登堡,几乎每次上下我都会对着电梯里的贴牌发呆,所以简简单单就回答上来了,对方看我能回答,就给了我实习的资格。
“可以啊,他们就招三个吧我记得?那我继续了。”韩东摆了摆手继续向前。
……
电梯的安全员,就是去每个工地摸排,看工人们盖大楼的时候,有没有预留电梯口,有没有堵塞电梯口,电梯施工方的对接,然后确保他们没有偷懒延误工期,最后交接的时候确保电梯一切正常。
只要每三个月回访一次,一年提醒保养一次,就是我的所有工作了。
实习的三个月,像个小狗一样跟着师傅身后。
师傅教什么,我就摇着尾巴学什么。
越是听话,师傅教的越仔细。
三个月很快就转正了,没多少难度,这一行也没有技术壁垒。
拿的基本是死工资,至于重大漏洞补齐一项红包三千,这种漏洞基本不存在。
至少教我的师傅,师傅的师傅都未曾看见过。
毕竟电梯有问题,安全员、装机方、甚至房地产商都要负责,这可是刑事责任。
最多就跟师傅说的一样,管管工人有没有戴头盔,有没有安全作业。看见了记过罚五百。
但去工地罚工人,工人会记仇。到时候搞得都僵硬,只要不是大错误,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方没事还会送送烟送送礼。
毕竟工地的工人一罚可能一天就白干了,所以安全员基本没有油水可捞。
干得好的最多里外不得罪,但凡得罪工地还是公司都混不了几个月。
所以就是死工资,知道这个事情事我已经工作了半年。
基本上已经熟悉,也习惯了安全员这份工作。
安安稳稳地干了一年,也就是又到了招新季。
师傅被调到了外地,而我正为了下个月工资能拿3600高兴的时候,老板给安排了新任务,老带新,老板的微信里没多说什么,只有一句话:和你是校友,所以交给你了。
一年多的工作经历,早已让我忘记了大学四年。
可当我见到这位实习生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呆住了。
鹿港大学,在校学生2000,每年招生600的存在。
科技部也叫撑死50组员,这样的概率下我居然还看见了他。
大海!科技部正式剔除一代目之后新进的组员。
大海惊讶的看着我开口道:“不是吧?部长你怎么在这?等等,你不会是带我的师傅吧?”
呵呵?我也想不是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