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他家艺人固执的很(第3页)

 

徐浩低下头:“是的,方老师。”

 

“抬起头来!“方梅突然喝道,“演员的第一课,永远直视自己的内心,不逃避,不躲闪。”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徐浩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表演课”。没有剧本,没有角色,只有最基本的呼吸练习、肢体控制和情感唤起训练。

 

方梅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个简单的放松练习就让他重复了二十多遍。

 

“不对!再来!”方梅的声音在空旷的工作室里回荡,“你的肩膀还是紧张的,你的呼吸是紊乱的。连自己的身体都控制不了,怎么控制角色的灵魂?”

 

下课的时候,徐浩浑身是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方梅递给他一瓶水:“明天同一时间,不许迟到。”

 

就这样,徐浩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魔鬼训练。

 

每天清晨六点起床,跑步、练声、做基础训练;上午跟随方梅学习表演理论和方法;下午独自研读剧本、分析角色;晚上则观看经典电影并做笔记。

 

最初的几周异常艰难。

 

方梅毫不留情地拆解他多年形成的表演习惯,强迫他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有一次,一个简单的情感记忆练习让徐浩崩溃大哭,他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实地感受过任何情绪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表演。

 

更让徐浩压力山大的是外界的反应。

 

“过气明星垂死挣扎”

 

“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想起练演技”

 

“作秀吧,三个月后又是一条摆烂好汉”

 

最刺痛的宁致远在接受采访时暗讽:“有些人总把失败归咎于角色不适合,其实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真正的演员应该能驾驭任何角色。”

 

徐浩把这些报道全部截图存在手机里,当作鞭策自己的动力。

 

他注销了社交媒体账号,断绝了与外界的非必要联系,全身心投入训练中。

 

随着时间推移,变化悄然发生。

 

方梅的批评逐渐减少,偶尔还会露出一丝满意的表情;张一白每周来看一次他的进展,眼神中的赞赏越来越多;而徐浩自己,开始重新感受到表演带来的纯粹快乐,那种创造另一个灵魂的奇妙感觉。

 

三个月期限将至时,方梅在课后留下徐浩:“明天是最后一课,我会邀请几位朋友来观看你的汇报演出。准备好表演《长恨歌》中的三段独白。”

 

徐浩紧张地问:“哪些朋友?”

 

方梅难得地笑了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徐浩提前两小时到达工作室,做最后的准备。当他换好服装出来时,发现排练厅里多了几把椅子,张一白已经坐在那里,旁边是...

 

“李教授!”徐浩惊呼。更让他震惊的是,李教授旁边坐着的是国内戏剧界的泰斗级人物,陈道明老师。

 

“小徐,别紧张。”李教授笑眯眯地说,“陈老师正好在Bj,我就请他来指点指点。”

 

徐浩的手心瞬间冒汗。陈道明是他从小崇拜的表演艺术家,能在这样的大师面前表演,既是荣耀也是压力。

 

“开始吧。”方梅简短地说。

 

徐浩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再睁开时,他已经成为了康明逊,青年时期的羞涩与热忱,中年时期的痛苦与挣扎,老年时期的释然与遗憾。

 

三段独白,三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却有着统一的内在灵魂。

 

表演结束后,房间里一片寂静。徐浩忐忑不安地站在原地,等待评判。

 

陈道明第一个站起来鼓掌:“精彩!特别是老年那段,让我想起了自己演《归来》时的感觉。”

 

张一白激动地走上前:“徐老师,这就是我想要的康明逊!”

 

方梅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但徐浩从她眼中看到了罕见的赞许。

 

李教授拍拍徐浩的肩膀:“孩子,你找回了自己。”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走过路过,麻烦留下各位的小脚丫子,作者在这里万分的感谢,让作者知道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当孤独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