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2章 花千岁的魄力(第2页)
可是她没有想到做皇帝竟然如此劳累和忙碌。
每一次看到秦舞阳回家的时候非常的虚弱、劳累、她都忍不住自问,自己做的对吗?让自己的儿子做这个皇帝是对呢还是错呢?现在可以不可以反悔?
但是其他人像小婵、越剑儿她们这些人倒是无所谓。
做皇帝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管理整个大秦当然需要忙碌,尤其是刚刚登皇帝位的时候就是这么忙碌啊。她们感同身受。
小婵和越剑儿一直跟着秦风,秦风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可比秦舞阳还要忙碌,不但忙于处理朝政,而且还忙碌的厮杀。
甚至亲自率领的军队到白登山和匈奴人决战,灭掉了匈奴人、林胡人,保护九州大地的安宁。
那个时候她们才是真的胆战心惊,因为那是真刀真剑厮杀,时时刻刻都处在危险当中。
虽然现在看秦舞阳忙碌,秦舞阳也只是劳累而已。
秦武阳现在来说只是一个太平皇帝,相比较而言轻松多了。
他们在暗中留在咸阳,就是等着秦武阳巩固住了自己的权力,稳住了朝纲这才能安然离去。
可以说他们这是把秦舞阳扶上了马还要送他一程,让他能够肆意驰骋之后才会悄然离开。
这样的做法对子女来说已经非常珍贵,已经是非常的好了,
和其他朝代完全不一样,其他的国王会一直坐在王位上,当自己死去之后,撒手人寰才让出自己的位置。
至于说自己死后管他洪水滔天,太子能不能掌握住这个国家,根本就不管。
这导致整个朝廷或者说这个国家在这个阶段风雨飘摇,权力的交接非常的凶险,往往伴随着腥风血雨。
不说别的,就说始皇帝渡生死劫,大家认为她去世的时候,权力交非常的惊险。
赵高和李斯打了一个时间差,直接写了一个假诏书,让胡亥即位,胡亥那脑子就只能当一个傀儡。
然后朝堂被这两个人控住,他们差点没有把赢氏一脉全部斩杀完,差点没有把秦始皇的子女全部给杀了,差点没有把朝堂上的大功勋们全部送走,灭了大秦的底蕴。
秦风就是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候登基,为了稳固朝堂他要大杀四方,那一些有有叛乱的心思的一个没有留。
关中的那些想要动摇大秦根基的士族,关外那一些起兵造反的人……
可以说秦风坐上皇帝位之后,在大秦杀的血流成河。
也就是秦风,做其他任何一个人只能是亡国之君。
想到这些她们就感觉秦武阳这小子够逍遥的,够舒服的,所以她们就没有麻姑那种心态。
那个时候麻姑几乎都是在西楼修行,提升自己的修为,对于这个大动荡她根本就没有参与,没有听眼见,所以没有直观的感受。
所以说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心境,就会在看同一件事的时候,有不同的想法,甚至有相反的想法。
这是很正常的。
就如同阴阳看事情完全相反,也可以是天地法理看事情相互依存。
秦武阳忙碌了20天之后朝堂就渐渐稳了。所下达的命令也非常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