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了解与规划(第2页)

 “这天下,本就是用白骨堆出来的。”王翦望着窗外的阳光,目光仿若穿过千年的时光,回到了那个辉煌无比的时代,“大王临终前,曾握着我的手说:老将军,朕或许等不到后世理解的那一天了,但只要华夏还在,朕,便不算输……”

 屋内陷入死寂,唯有酒店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这是白烈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始皇帝】这三个字带来的分量。

 白烈缓缓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刺目的日光穿透玻璃,将城市楼宇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几何体。

 白烈伸手遮挡额前,望着楼下穿梭如织的车流与远处隐约可见的高铁线,忽然转身看向王翦:“王老前辈,您当年随始皇帝巡视北疆,可曾想过千年后的华夏,会有比长城更迅捷的【防线】?”

 他看着窗外疾驰而过的列车,接着道:“如今这一日千里的速度,贯通南北的坦途,都源于当年他定下的【车同轨】。"

 赵吏凑到窗边,玻璃映出他若有所思的脸庞:"也不知道始皇帝看到现在的【长城】,城砖上刻满了【到此一游】,会不会生气?"他的调侃中带着些许的酸涩。

 王翦闻言,轻笑出声,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涟漪:"赵兄多虑了,若是大王真的见到城墙下挤满了举着【自拍杆】的百姓,怕是会比攻下六国还要开怀。"王翦起身走到两人中间,目光穿透楼宇,仿佛看见万里之外的巨龙盘踞在山脊,“当年我们筑的是抵御外敌的墙,如今它成了把人心聚在一起的根。”

 又是一阵良久的沉默,白烈收回远眺的目光,指尖在窗框上轻轻叩出节奏:"王老前辈,这三日的行程我心里有数了,明天上午,还请您来这里同我们会合,咱们一起去【秦陵】接始皇帝,我想带着他亲眼看看,他用尽一生守护的【华夏】,如今是怎样的光景。”

 王翦站在两人中间,黑色劲装衬得身形愈发挺拔。他微微颔首,眼底泛起追忆的柔光,枯瘦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仿佛又触到了千年前的青铜剑柄:"好。"声线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却字字铿锵,"老臣愿随二位,带大王……回家。"

 王翦的身影在门框处顿了顿,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为他的黑色劲装镀上了一层金边,恍若千年前披甲执锐的将军剪影。他回望了一眼房间内的二人,朗声道:"明日辰时,定不负约。"随着房门轻阖,走廊里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只留下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的轻响,混着电梯升降的提示音,消失在寂静中。

 白烈凝视着紧闭的房门,并未开口,赵吏却是忽然轻笑一声,打破了此刻房间内有些凝滞的空气:"老将军这背影,倒比来时挺直了些。"他斜倚在窗边,城市霓虹在镜片上折射出细碎光斑,“看来让始皇帝【回家】这件事,他等了太久。”

 “或许吧。”白烈凝视着紧闭的房门,许久才将目光收回,随即,他神色复杂地看向赵吏:道:“老赵,你刚才问的话太直接了,直戳人家肺管子,就不怕惹恼了王老前辈?”

 赵吏仰头靠在窗边,正午的阳光斜斜切过他的侧脸,在棱角分明的轮廓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他扯了扯风衣领口,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你注意到他说到“大王临终前”时,声音是怎么发颤的吗?"赵吏突然侧过身,目光灼灼,"历史就像是蒙尘的铜镜,不狠狠擦拭,是照不出真容的。那些戳心窝子的追问,不过是要让两千年的积灰簌簌而落。"

 "当我问起孟姜女的传说,"赵吏忽然压低声音,指节无意识地敲打着窗台,"看见他手背上的疤痕都在抽搐——那是活过那段历史的人才有的反应。"

 他望向窗外流转的车河,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想要在这位曾追随过【始皇帝】的老将军口中真正了解【秦始皇】,就得往最疼的地方戳,只有这样,才能逼他把藏在心底的真相说出来。”

 赵吏挑眉瞥了眼白烈,唇角勾起一抹痞笑:"你当我真铁石心肠?"他伸手接住从窗外斜射进来的一缕阳光,掌心的光斑随着话语轻轻晃动,"你没瞧见老将军说起息亭时眼里的光?那些被岁月闷在心里的话,总要有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