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频道对接(第2页)

 

“然而应烛的消失令我的师尊感到疑惑不解,而我年少时同去山涧游玩小住,也曾见过漫天应烛在水边飞舞,奏响奇妙的乐曲。于是师尊便带我对此进行了研究。而后我们发现,应烛的消失,竟与一种被称为‘大鼓王’的螽斯有关。”

 

“众所周知,螽斯是会吃肉的,而产自多泊国的这种大鼓王螽斯,更是吃肉吃得很凶。曾经有段时间,夏国的权贵们非常热衷于养这种颜色艳丽的大螽斯,但当这些螽斯缺胳膊断腿不好看了,便直接将它们遗弃,于是夏国的很多山里,出现了很多这种大鼓王螽斯。”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吧?大鼓王螽斯虽然大,但确实是普通的虫子,却在被遗弃到夏国的山涧后,因为和应烛的食性极为相似,食量又特别大,导致应烛因为找不到充足的食物而纷纷饿死。由此,我意识到了这些不属于原本地方的生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危害。”

 

“而这之后,我更是从其他许多方面了解到了这种问题。因此我打算为此撰写书,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种情况。”张之栋说道,而后用满怀期待的目光看向杨羽耀。“王爷你是我所遇到第一个也有如此看法的,我可否更深入地了解您对此事的看法?”

 

“……不得不说,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莫名其妙地被张之栋“采访”起来的杨羽耀沉思了片刻后,在贺乾清向他投来饶有兴趣的目光中开口道。

 

“于生物而言,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的一些生命形态,生存的就是在争夺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塑造生物,生物亦改变环境,最终在某一区域内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作这里的环境可以给某种生物提供恰好或少有盈余的资源。”

 

“因此当某种外来者如果能够在新的环境存活下来,并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从而发生链式反应。起先是某一种生物受到明显的影响,之后大概率还会有其他本土生物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的此消彼长,是有可能在未来达到新的平衡的。”

 

“但如果从人的视角去看待这样的改变,便有可能看到对于人有利的事物,比如蜜蜂和应烛受这种影响而趋于消亡。而新的平衡太遥远,并且对人不一定有利。因此可以判定为危害。”

 

“而且这种危害,往往因人而起。是人的行为促使了这些生物移动到了它们本可能不会去到的地方,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但主观地去这么做是会带来一定的利益的,就算只是为了养着玩,也依旧如此。用来装这些生物的容器,养殖所用到的食物、肥料,会让一些人能够因可以提供这些而钱财。更不用说还有那些本就有着高价值可以改善人们伙食或可应用到其他一些方面的生物了。”

 

“所以……王爷您觉得,不应当阻止这种情况?”张之栋听完杨羽耀这一段话,虽也觉得有理,但又觉得不应如此。这些说来说去说到底,还是在斟酌“利”的大小。真若是无利可图,谁会费心机这么做呢?

 

只是这让一些人获利的同时,必然让另一些人的利益受损。虽说就算不涉及这个问题,但凡有得利者势必有利益受损者,张之栋还是希望,若有可以两全其美的法子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