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人生,五年

这里,是武江曾经发迹起步的百亩钓场。

 如今,是颍淮市渔业最大的批发的基地,是日收高达八万左右的渔业养殖公司。

 曾几何时,武江带着王老五和胡万平,把这一片野塘打造成为钓场,最高的日收入,也不过七八千块钱。

 三月的春风,轻轻吹拂着。

 三月的风光,带着桃花的香,流溢着……

 武晨拿着儿童竿,坐在爸爸的钓箱上,专心致志的学钓。

 小武曦在蹲在水边的爸爸的怀抱里,手持一支两米七的小短竿,学着哥哥的样子,小手在钩身上捏了黄豆大小的饵料,笑嘻嘻的抛投到脚下的一丛水草边。

 “爸爸,我中了一条大鱼!”

 武晨惊喜的喊叫着,站起来,使劲的朝上顶着鱼竿。

 随着水面浪花的声响,武江侧脸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不过是一条七八两大的工程鲫。

 工程鲫属于通过人工技术,研究出来的杂交品种,最大能长到四五斤,这种鱼肉质粗糙,但价格便宜,市场销售量很大。

 这时,武曦惊呼一声:“爸爸,我也钓了一条大鱼,好大。”

 武江一手握住小短竿,一手揽着小儿子,笑呵呵的道,“鱼还没上岸呢,钓上来才能算你的。”

 小短杆中的是一条筷子长的小草鱼,但足以把武曦高兴坏了。

 小家伙连忙松开鱼竿,钻出爸爸怀抱,又蹦三跳的朝着桃林那边跑。

 “妈妈,妈妈,我钓了一条大鱼,大鱼呀,好大的一条鱼。”

 秀琴一手拿着带有花瓣儿的桃枝,迎上来抱住蹦跳而至的武曦。

 “曦曦,其实呀,你和你哥钓到的都是小鱼,你知道我和你爸,我俩钓过最大的一条鱼有多大吗?”

 “妈妈,你说,有多大?”

 “可以把咱家钓鱼的充气阀给拉走,那条鱼呀,和我差不多,有一百多斤嘞。”

 “乖乖,真大!”

 “大吧。”

 “大,真的好大!”

 ……

 十点半左右,武江带秀琴和两个孩子离开时,却发现岳父和牛庆在一起喝上了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