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你怎么把这玩意给钓上来了(第2页)

 同时,武江暗中塞给了胖主任两千块钱,直到肥肠满肚的对方,笑眯眯的让他回去等通知。

 哈哈,只要大胖主任收了钱,事情就好办了。

 果然,周克明留了一手,不管怎么样,马踏湖最终还是属于国家资源,不是你周家的一个人的,就算你祖上当过皇帝都不行,因此,他认为,即便是武江拿出二十万,政府一样不给核批。

 这也是周克明不太乐意把马踏湖,卖给武江最后的底气。

 不过,周克明太小看武江了,这几天来,武江已经区委相关部门打点好了!

 当他带着二十万现金,和区委领导签字的核批,再次来到马踏湖时,周克明像软脚虾一般,当场瘫坐在地。

 完了,完了,芭比Q,从此以后,马踏湖易主,武江要成了这里的主人!

 三天后,雨过天晴。

 颍河两岸,连绵百里,星星点点的散落着老老少少的钓鱼人。

 靠近武江钓场的这一段,因河里涨水,又是河叉口,是出鱼的最佳钓点,一时间,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

 不仅来了秦峰,刘稳,柱子,连武江也到了这里,而且他起床的特别早,凌晨四点多就来了。

 前几天,武江二十万拿下马踏湖钓场,心情特别兴奋,当天就找买了石料,碎砖等防护湖坝的材料,又找来挖掘机,运沙车,把原来被水冲垮的豁口填实,加固,加高。

 忙完这些,只等水位下降并平稳后,,买些木料,再沿着湖岸,准备搭建三百个钓台,基本上可以正式开业了。

 当然,如果来的钓鱼人比较多,三百个钓位坐满,每人五十元,一天就是一万五千的收入,一个月算下来,那可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颍河段这边的钓场,是武江开的老根据地,他开钓场的第一桶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每年只要扛过夏季的涨水期,再没有其它重大的风险,这是他的一块风水宝地,虽然钓场小了点,但没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昨天,水位退后,钓场上留下来很多的烂泥要清理,武江把钓场临时关闭了两天,安排王老五找几个人,不仅要清理烂泥,还有清扫现场,整顿各塘口,继续加固护栏网,以来应对下一次的暴雨涨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