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撞到枪口上(第2页)

 第二队八个人,由他亲自带领,去一公里左右的上游,暗中在武江钓位的附近,蹲守电鱼人。

 第三队的五个人,在风景区施工现场,不定时巡查。

 武江去上游的钓鱼河段,是颍河一处最狭窄的地方,仅22米宽,相比较于下游的最宽处的200米,这里水流湍急,水域中间更是河水滔滔,一泻而下。

 钓鱼人都知道,越是落雨前,空气越沉闷,越是不好钓鱼。

 但是,经验丰富的钓手,甚至流水中的含氧量高,依然会有不同的鱼种觅食。

 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在流水区域边上,或者回水湾作钓。

 四人选择急流下方,一段约十五米的回水湾,一字排开,各自准备开战。

 武江架上夜钓灯,支好鱼竿,开了饵料,又用粗颗粒打了窝,并没急于下岸,像这样的野钓环境,没有半小时不一定发窝。

 如果立即下竿,不一定有鱼口,而且,随着频繁的抛投鱼竿,可能还会惊扰前来吃窝料的鱼。

 韦林见武江四处张望,一边开饵,“师父,看啥呢。”

 “熟悉一下环境嘛。”

 武江说着,指了指下游百十米远的地方,“去年冬天,我和老姚,葛大爷,倪大爷,麦叔他们四个老头,钓了不少大板鲫。”

 韦林望着黑咕隆咚的百米远处,“师父,你不会想着这里钓不到,去那里钓鱼吧?”

 “不去,不去,我只是想到,和那四个老头钓鱼,挺有意思的。”

 武江笑着解释道,“马踏湖风景区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那个钓位的岸边,岸上到处都是施工材料,黑灯瞎火的不好走路。”

 “况且,我让夜班保安协助渔政的渔船,就停在那里,一旦发现电鱼的人,他们会开船过去,从而搅了鱼窝,我们就是想去那里钓几竿,也是钓不成的。”

 说完,又指着对岸斜上方的一大片密林,继续说道,“今晚天气闷燥,咱们不一定会爆护,如果钓的不好,我明天带你到桃源钓场玩玩。”

 马四说,“师父,对岸就是一片树林,哪里来的钓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