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饭桌上说(第2页)

 常军奇一边说,一边帮着陈平安倒酒,眼神时不时会环顾周遭的同事们,生怕陈平安会突发冒出什么邪火。

 他是最了解陈平安的,也知道前些日子富丽那边出了事,所以他表现的十分小心翼翼。

 “老常,你看不起谁呢?我不用这小樽,给我换大的。”

 “啊?哈哈哈!好!”

 说话间,常军奇就将陈平安面前的杯子换成了大杯子。

 在座的干部们也都被陈平安开朗的性格影响,纷纷撤掉小樽,换成了大杯子。

 “同志们,来!共同举杯!”

 大家纷纷抬起杯子,仰头干了下去。

 在场的干部们每个人都是经历过酒场考验多年的,他们的肚子就像那浩瀚无垠的大海,好像不论喝多少都能在肚子里化作虚无。

 酒过三巡,陈平安开始步入正题。

 “这次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找到了一条适合咱们桐州发展的科学道路。”

 众人放下筷子,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市委书记在酒桌上讲的话,有时候比在开会的时候要真、要实。

 “同志们,我们桐州自古就是一条冠绝东西交通要道,是东西方商贾交易停留的重要驿站,现在看起来我们已经暗淡无光,但实际上只要稍加擦拭,就可以再次焕发光明。”

 常军奇适时的拿出一盒烟,先给陈平安点上后,又给在座的各位领导们散了散。

 一时间,包间内青烟袅袅,谈话的氛围感顿时拉满。

 “据我了解,我们桐州近半数的贫困县,虽然经济上已经脱贫,但也只能够达到温饱的水平,桐州要发展,不能丢下这些人,要发展集约型、机械化的农业,政府出资成立公司,给农民签订租赁协议,除了按照标准支付流转费用之外,让广大农民再到公司任职,毕竟我们的公司需要生产、销售、包装、流通,这些农产品我们主要的销售地点不是国内,而是国外...”

 陈平安讲了很多,他与众多想要出政绩的官员不同,他要的是桐州基层老百姓真正的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