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太宗论举贤(第2页)

 “老臣附议!”</p>

 “臣附议!”</p>

 李二拍板:“此事就这么定了!”</p>

 说完,李二又看向王远,问道:“王爱卿,朕之所以未唤德彝,便是想问你,为何朝堂之上处处针对于他?”</p>

 王远想了想,说道:“陛下,微臣虽说不常上朝,但也听闻了一些事情。”</p>

 “何事?”</p>

 王远将前世学过的太宗论举贤说了一遍。</p>

 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封德彝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的走了。(当时学的是文言文。)</p>

 “陛下,可有此事?”</p>

 这事在场的众人都知道。</p>

 李二点点头,说道:“此事还不是你闹的?去年科举一下少了十多名进士,我大唐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一下少了十几人,他们的空缺不就得从下举荐上来才能用之?”</p>

 萧瑀说道:“确实如此,我大唐取仕除了科考便是举荐,然而封相却以天下读书人不多,又要考察其品性德行为由,一直未曾有人中举。”</p>

 王远说道:“陛下,这个老不死的明显是在针对微臣,若是只针对我,微臣无话可说,以后找机会微臣自然会打回去,但他如此做法却又是在挖大唐的根基,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如此小人怎堪宰相之位?”</p>

 “在座的各位在朝堂之上或许因政见不和互相攻讦,但也是为了大唐,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朝堂之下哪个不是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反正微臣不屑与之为伍!”</p>

 李二与众臣面面相觑,众臣腰杆挺的笔直。</p>

 众臣:没错,王小将军的评价非常中肯!</p>

 李二:好家伙!简直是好家伙!</p>

 李二说道:“行了,朕知道你急着回去,明日朕过去与你一同庆祝晋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