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一库一库(第2页)

 抵达长安北面的渭水码头已经是七日之后。

 渭水码头已经建成,同时停靠二十几艘这种大船不成问题,将来若是大船多了还可以扩建。

 此时已是十二月中旬,长安寒风刺骨,可不比南方温暖如春。

 天色刚亮,船队才渐渐靠岸,在船上就看到李二和众官员等在岸边。

 还不等放下跳板,王远一个箭步就跳上岸来,深深一礼,说道:“陛下,微臣想你想的好苦哇!”

 李二扶着王远,眼眶微红,说道:“朕也想你啊!看你都黑了,也瘦了许多。”

 “嘿嘿,陛下,在海上风吹日晒的能不黑吗?微臣幸不辱命,稻种和蛤蚧都拿回来了,回来之时,岭南已经在插秧,估计再过两个月就能见到收成了!”

 “好好好!”李二猛拍王远的肩膀,甚是激动。

 王远又与众官员一一见礼,常何等船上官员也都上岸拜见李二。

 一些官员有子嗣在特种兵中的,都望向船上的队例。

 王远笑道:“各位叔伯放心,咱们无一伤亡,全都回来了!”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李二说道:“诸位爱卿,随朕上船看看!”

 来到武德号上,尉迟宝琳喊道:“敬礼!”

 士兵们向李二敬了举手礼。

 “礼毕!”

 李二上前拍了拍尉迟宝琳三人的肩膀,不住点头,表示赞赏,开口说道:“将士们辛苦了!”

 士兵们大喊:“尽忠报国,万死不辞!”

 “所有将士皆有重赏!”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李二心中那个开心,但必须端着,不形于色。

 随后在船上查看了一下从林邑带回来的大米和稻种,众人来到船尾,看着后面的商船。

 李二心中更加的开心,开口问道:“王爱卿,这次带回来多少好东西?”

 王远神秘一笑,问道:“嘿嘿嘿,陛下,咱们国库一年税收有多少?”

 唐初税收是租庸调制,规定每年输粟二斛,稻三斛,为租;输绢二匹,绫、绞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为调;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免役者每免一天,输绢三匹,为庸。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二十一至五十九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