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炉(第2页)

 站在麦地前,老李头唉声叹气地说道:“少爷,你看麦苗都有半尺长了,下霜未将它们打下去,就怕过几天下雪,若是一场大雪将它们盖下去,恐怕所有麦苗都完了!”

 王远笑道:“老头儿,你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那你见过冬天不落叶的花草树木吗?”

 “少爷,小老儿只见过松柏几种树木冬天还是绿色的,其他就未见过了。”

 王远说道:“我告诉你,冬天下的雪越厚,来年麦子的收成越好!”

 “怎么可能?”

 王远不再搭理他,回到镇中,让村民们将宅院内试验杂交白菜的种子都收了,一些芜菁等刨了出来,这些还可以做腌菜或晒成菜干。

 将村中劳力召集起来,开了个动员会,让他们将这座宅院全部拆除,重新用砖瓦混凝土搭建新房,规模与原先一样。

 再让他们大量制作混凝土管道,用来在整个镇中全部铺设,等铺设完毕,再于镇中各处主要用水位置挖几口水井,装上手压取水装置,主要街道全部铺上水泥。

 这些劳力都做过这些活,相信他们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完成。

 又来到服装厂,让女人们加紧缝制羽绒服和羽绒被。

 这一年之中可是收集了不少的羽毛,而用夏天采集的木棉缝制了不少的棉被和棉衣,留着自己使用。

 来到打铁作坊,让石铁匠打造火炉,先紧着学堂和几个工厂使用,再慢慢普及整个镇子,至于炉筒只能让渭南县基地制作了。

 交待完工作,让王福找了四个能说会道的退役太监和十几名宫女第二天去长安。

 而王远住了一夜,又拉了满满两车,与许家兄弟和王福去了渭南县基地。

 临走又带了一些信鸽,这些鸽子将是王远和灞远镇联系的纽带。

 先给了薛万彻、阎立本、杜构和房遗直一人一套棉袄。

 再到炼铁厂那里,让他们全力打造火炉和炉筒,另外再打造一些烧水壶。

 去看了下杨老四,弹簧钢已经研制出来了几种,复合弓除了弓弦已经可以制作了,如今正在加紧研制可以用作弓弦的钢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