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合纵连横(第3页)

 

杨连高缓缓点头,抬手道:“众卿平身。”

 

他缓缓走进议政厅,步伐缓慢,似乎心情沉重。

 

高贞寿马上跟了上去,低声道:“陛下可是担心,杨沅会提出很过分的要求”

 

杨连高目光一闪,低沉地道:“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他的胃口一定很大。

 

朕,还是了解这个人的。”

 

高贞寿皱了皱染霜一般的长眉,有些不太理解。

 

胃口大

 

有多大

 

给大宋贡几匹马、几口刀、一些金珠玉宝,再写一封诚恳甚至谄媚的国书不就行了

 

大宋是上国,是要脸的,还能咬我们一块肉下来

 

到底是个没什么政治阅历的年轻人。

 

想到这里,高贞寿不禁淡淡一笑。

 

……

 

大宋朝廷,收到了杨沅以金牌急脚递送来的奏章。

 

摄政王赵璩、小皇帝赵愭乃至宰相、执政,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

 

对于杨沅顺利打进大理,一路势如破竹,打出了威风,小皇帝赵愭是很兴奋的。

 

他现在是大宋的皇帝,臣子们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那都是他这个天子的文治武功。

 

大理区区一隅小国,也敢挑衅大宋,现在受到大宋武力镇压,他自然是扬眉吐气的。

 

如今,杨沅上了奏章,介绍了三路大军的讨伐情况,还有已经攻占的地区。

 

在奏章后边,杨沅又告诉朝廷,在此期间大理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杨氏夺国,大理变成了大兴。

 

大兴国国王杨连高息兵乞降,愿意谈判方式,解决由段氏王族挑起的这场战争。

 

杨沅秉承圣天子意,已答应与之合谈,催促朝廷尽快确定谈判条件。

 

而他在此期间,先行与大兴政权周旋,摸清对方底线。

 

因此,赵璩才向小皇帝赵愭提议,召开御前会议,尽快敲定此事。

 

毕竟,这里距大兴国太远了,就算是金牌急脚递,也得半个月才能把消息送达。

 

所以,必须尽快框定一个有操作空间的条件区域,以供杨沅代表大宋与大兴谈判。

 

不可能每一步细节,都派信使往来于临安和大理,随时听候朝廷裁断。

 

只是,对于如何解决这次大理主动启衅攻伐大宋的事,群臣意见分岐严重。

 

已是三朝元老的宰相沈该,这两年身体愈发地不好了。

 

他已经两次乞骸骨要求致仕,如果再乞一次,小皇帝也不好拒绝。

 

所以,沈相在朝廷的时日不多了,心态也就愈发的超然。

 

“陛下,摄政大王,老臣以为,与之谈判侵扰之事,是混淆了因果是非,是被篡位奸臣牵着鼻子走。”

 

沈该清咳一声道:“大理是我大宋藩属,段氏是我大宋皇帝册封的云南节度使、大理国国王。

 

试问,谁,才有权罢免他的位子”

 

沈该向群臣淡淡一扫,一针见血地道:“唯有我大宋天子。”

 

“现在,杨氏篡位,这是谋国的叛逆。他篡夺段氏之位,对此避而不谈,却狡黠地谈什么息兵罢战,议和谈判。呵呵……”

 

沈该晒然一笑:“此人狡狯呀,我大宋若是上当,就此与其展开谈判,也就等于认可了他的篡位谋逆之举。

 

如果这样,我大宋藩属,从此还会敬重天朝、臣服于天朝么

 

天子权柄,就此遗于乱臣之手,诸藩只管自相倾轧,一如五代乱世。

 

陛下,我大宋不能中其狡计,会因小失大,而应问责于杨氏,治其篡位不臣之举,主持天下公道。”

 

这位老宰相一生勤于国事,的确是一个清廉的干臣。

 

而且他致仕在即,大家就格外敬重他三分。

 

只是听了他这样的看法,赵璩还是有些不耐烦了。

 

赵璩忍不住道:“沈相公,你要为其主持公道的段氏王朝,可是侵袭我大宋领土在先啊。”

 

沈该淡淡一笑,道:“乌蒙七蛮之地,不过草莽,所谓归顺,有名无实。实际上还不如大理常有贡物到京。

 

再者,大理不臣,治它不臣之罪就是了,不能因此把大理杨氏篡夺我大宋赐予段氏的名份权柄,视为理所当然,这是大义大节。

 

第三么……”

 

沈该微笑道:“所谓段氏不臣,侵袭乌蒙,如今看来,不过是杨连高不甚高明的小小伎俩罢了,诸公不会看不出来吧”

 

ps:年底了,超忙,一年功夫,也写了三百万字了。本劳模这段时间放缓一下,每天四千,缓缓气力,歇歇脑子,诸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