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以利诱之(第3页)

七大鬼头一脸茫然。

 

我们不是来搬救兵的吗?

 

你跟我说发财?

 

杨沅把事情仔仔细细地对七大鬼头说了一遍。

 

他说,大理国发生了政变,杨氏已经称帝。

 

为了镇压诸蛮,且向乌蒙发兵挑衅的是段氏朝廷,因此大理杨氏政权愿意割凉山州给大宋,以借大宋之兵,镇压大理。

 

他又说,凉山州有一座可以开采几百年的铜金矿,那矿是露天矿,极好开采,不但蕴藏有大量的金子,还有大量的铜。

 

他还说,那些铜开采出来,可以就地铸冶铜钱。

 

他到时候会上奏朝廷,在该地设立大宋铸钱监,开采出来的铜直接浇铸铜钱。

 

他说大宋的铸币机构现在主要有利州绍兴监、饶州永平监和睦州神泉监等几处所在,完全可以再设立一处凉山州铸钱监,一举改变川峡地区只用铁钱的历史。

 

他说他充分考察了凉山州所在的客观条件,认为官营该矿不切实际。

 

幸好大宋也是允许民营采矿的,因此他打算和乌蒙七大鬼头一起,在凉山州开采金铜矿。

 

开采所得,按朝廷税律当征收三成,剩余七成他可以拿出一成半给七大鬼头。

 

杨沅笑着说:“你们不要小看了这一成半,偌大的朝廷可才征收三成啊,你们乌蒙七部拿一成半,已经富到流油了。

 

至于剩下的五成半,本官也不是自己拿走的,想让这凉山州金矿稳稳当当地开采下去,要不要养兵?要不要上下打点?要不要拉得用的地方豪强入伙?怎么样,你们意下如何?”

 

乌蒙七大鬼头被杨沅一张又一张的大饼给砸晕了。

 

呆愣了半晌,阿孟蛮大鬼头才期期艾艾地道:“抚帅,那……那一成半的话,一年能有大概多少钱?”

 

杨沅道:“本官现在还没看到那矿,建设也需要时间,现在不好预估产量,只能拿其他地方的矿山年产量来做个预估……”

 

杨沅从案上拿起一份手册,翻开来看了看,道:“韶州岑水场铜矿,年产铜一千二百万斤,永兴场铜矿,年产铜一百七十万斤,铜山场铜矿,年产铜十万斤。

 

你们看,开采成熟的大矿,和投入或产出太小的矿,区别还是很大的。

 

不过,据本官所知,凉山州的铜金矿储量,可不比岑水场铜矿差太多。

 

当然啦,开采嘛,是需要人的,如果人力跟不上,遍地黄金,它也淘不出来啊。”

 

“至于这金的产量,我翻翻……”

 

杨沅又翻了翻,道:“这里有元丰年前登、莱二州黄金年产量,共计九千五百余两……”

 

七大鬼头已经顾不上他后边在说什么了,他们刚才可是听的真真儿的,杨抚帅说了,那铜直接就拿去铸钱,直接就能用。

 

如果开采一千万斤铜,一成半……,铸成铜钱……

 

七大鬼头恨不得脱了鞋子连脚趾头也用上,算了半天也没算明白,就知道是很多钱。

 

乌蒙暴蛮大鬼头瞪着一双清澈而又愚蠢的眼睛问道:“抚帅说,我们只需要出人,随抚帅去凉山淘金?”

 

“不错!”

 

杨沅笑的很真诚,他说的也确实是实话。

 

大量移民去凉山州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完全官营,也很难让这座金山发挥作用,反而会和当地土民陷入没完没的纠缠当中。

 

让近邻乌蒙的土民过去淘金,才是最优选择。

 

当然,杨沅也没忘了凉山州当地的土民。

 

既然杨连高把它划给了大宋,凉山州的百姓自然也是大宋子民了。

 

有钱大家赚嘛,杨沅是很讲共赢的。

 

乌蒙地区和凉山地区与叙州还有所不同,这两个地方的汉化基础太薄弱了。

 

可是,只要用共同的利益把他们拉过来,还怕教化易俗之风,不能随之袭来?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