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亲政在即

赵愭听说已经把杨沅在四川创建的火器司全部接收,并入了大宋的军器监,心中便踏实下来。

此时的火器,受限于天气等自然因素、科技发展的技术因素等影响,还未必能对冷兵器形成超维辗压。

但它易于上手,有这一个优点就足够了。

有了这个优点,大宋“爆兵”的速度就能比对手快。

而大宋相对于金国,人口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得它能比金国更能支撑“爆兵”带来的客观需求。

如此一来,大宋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好,好的很!”

小皇帝手指轻叩桌面,略显稚嫩的面容,带着几分自得的笑意。

他小时候,亲眼见过他的父亲在权相秦桧的排挤打压下,那谨小慎微的生活。

那时他的父亲,还是普安郡王。

再经赵谌和东宫属臣们不断对他的进言,他对杨沅,渐渐便形成了一种特殊印象。

他对杨沅格外有着一种惶恐的畏惧。

他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要步了父亲的后尘。

尤其是西夏皇帝李仁孝,现在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这个之前被西夏国相任得敬一直踩在脚下的皇帝是什么下场,他是亲眼看到了的。

他不想步任得敬的后尘。

“杨沅的儿子们,可已回京了?”

又一名东宫旧臣应道:“潼川路经略安抚使沈虚中已经按照官家的意思,催促过了。

不过,杨家川峡地方利用杨沅的权势大肆扩张商源,买卖做的很大。

杨沅留下擅长经营的几个妾侍,正在处理相关产业。

杨沅的子嗣,是要随她们一起回京的。”

赵愭皱了皱眉:“要快,杨沅的潜势力,在外而不在朝。他的子嗣不回京的话,朕不放心。”

一名东宫旧臣轻笑道:“官家放心,地方上盯着他们呢,跑不了。”

另一名东宫旧臣道:“之前,杨沅赴任潼川,他的妻、子一家人,足足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处理好了京中的产业,全部搬去潼川。

如今杨沅回京也不过个把月的时间,他们来不及回京,也属寻常。官家不必过于担心。”

“是啊,杨沅如今已经没了兵权,又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皇城司的人一直盯着他呢,官家只管宽心。”

赵愭轻轻吁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道:“之前,杨沅的家眷赴川,料理临安产业,足有一年之久。

去了四川之后,杨家产业更形扩张,怕是已经富可敌国了吧?”

几位东宫旧臣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道:“据臣所知,杨家产业虽然繁杂而庞大,不过却未必有那么多的钱。”

他解释道:“杨沅赴川之后,投入巨款,建造了造纸坊、印书坊、钢铁冶炼等产业,投入大,收益慢。

之所以结束产业需要太多时间,也是因为许多钱抽不回来,转让、出兑等,都需要时间。”

赵愭微微一笑,摆手道:“众卿多虑了,这天下都是朕的,朕富有天下。纵然杨家真的富可敌国,朕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朕只是,不希望杨沅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罢了。”

东宫旧臣们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想扳倒杨沅,来个“一鲸落,万物生”,附在杨沅这头巨鲸的尸骨上,吸食他的一切。

但是,他们绝对不希望他们的皇帝也有一样的想法。

因为皇帝如果今天能打杨沅的主意,那么明天就有可能打他们的主意。

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希望赵愭能谨守一个君王的本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