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吴渊的风投(第3页)

 

可大理马翻山越岭、驮运辎重倒是最佳,骑着它去打仗就不行了。

 

西军中还有部分战马,就是滇马。

 

杨沅上任之前,就有一个他的认知:战争的发展史,就是武器装备的进化史。

 

不然,你以为他把萧千月软硬兼施地请来潼川做什么

 

当初把萧千月、王长生、寒千宸等人请来时,最难请的就是萧千月。

 

毕竟人家在临安老婆孩子热炕头,过的挺舒坦的。

 

但他那双妙手,杨沅看上了。

 

以后要在军备武器上下功夫,少不了萧千月这个大匠。

 

杨沅现在已经交给萧千月一个任务,调整火药配比,试验不同效果。

 

什么比例最不容易炸膛,什么比例爆炸威力最大,不同配比的火药可以拿来做不同的武器。

 

还别说,萧千月对这个挺感兴趣的。

 

至于王长生和寒千宸,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说不得勘挖矿产、筑造城防他们就能起上大作用。

 

而马,也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装备。

 

要解燃眉之急,他只能买,而且还得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这个只能依靠世居川峡的当地商人。

 

至于和战马相关的一些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比如现在宋军对于骑兵的运用有着重大错误,他们一贯是把为数本就不多的骑兵打散了分配到各个步兵部队,用于掩护步兵作战,根本无法发挥骑兵的巨大作用。

 

但这种战术上的认知错误很好解决,难的是先有一批合格的军马。

 

离开庄园的时候,陈士杰和吴渊没有急着上马离开。

 

两人出了庄园,沿着道路并肩而行。

 

田间正有农夫耕作,他们的随从则牵着马,慢慢地跟在后面。

 

陈士杰道:“我现在相信,杨子岳此来巴蜀,是要有一番大作为的。”

 

他看了吴渊一眼,欣赏地道:“吴兄的眼光比我毒辣呀,我尚在犹疑观察的时候,吴兄你已经果断出手了。”

 

吴渊和陈士杰自然不必有所隐瞒,他苦笑一声道:“吴炯密投利西,所以在他身死之日,我就没了退路。

 

杨子岳这条大腿,我抱也得抱,不抱也得抱。如今只希望……我没有抱错吧……”

 

杨沅要是斗败了,大不了灰头土脸地离开巴蜀。

 

可他怎么办

 

几百年延续下来的根基和家业,让他连根拔起,迁居他乡再另起炉灶,谈何容易。

 

他是吴氏家主,整个家族兴衰的重任都压在他肩上,他不敢冒险。

 

可是,有时候该冒的险,又必须得果断去冒。

 

他本来是想先亲近杨沅,再慢慢观察,确定这是一棵可以依靠的参天大树时,再带着吴家彻底绑上杨沅的战车。

 

但是由于吴炯灭门一案,他不得不把这个进程提前了。

 

吕不韦投资子楚,成功了。

 

糜竺投资刘大耳朵,成功了。

 

吴渊吴秉心现在是一场豪赌,成不成功还不知道,但是所有的筹码,他只能全押上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