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雨前濛濛(第3页)

而燕王殿下,对他的女人可宠呢,我去央求他,他一定会答应。”

说着,想到要如何央求杨沅,少女的脸庞陡然一红,艳若蔷薇。

青鸢听了,不禁充满希冀地看了一眼远处架着荆棘的那堵黄色宫墙。

入宫不过百余日,三十六个小姊妹,她见过那位倒霉小皇帝的日子屈指可数。

却因为那个人担惊受怕,承受了无尽的恐惧与苦楚。

现在,小妹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的心就像是插上了翅膀,已经飞到了那宫墙之外。

只要能离开这幽禁之所,她情愿出家做个姑子。

不……不成,姑子要削发的,做个坤道,她也心甘情愿!

……

西夏路,灵州。

拓跋黑衣的驻地就在这里。

杨沅在征服大白高国之后,对整个西夏采取了分割和笼络双管齐下的手段。

西夏的疆域内有两个大沙漠,真正的宜居之地,只有依托贺兰山脉的河套平原以及祈连山脉的河西走廊。

杨沅安排刘锜驻军于甘、肃两州,控扼了这条东西方的陆路通商要道。

而且这条重要通道上,由于商贾往来,人员成分复杂。

西夏人、吐蕃人、汉人的比例,并没有太过悬殊。

这种成分构成,也让他的设想,充分得以实现了。

对于西夏人更为集中的河套平原地区,则采取了制衡拓跋氏,拉拢任氏等曾经不得志的一些氏家大族,扶持他们与拓跋氏分庭抗礼。

但杨沅很注意其中的分寸,对拓跋氏既用也防。

因为拓拔氏做为西夏民族的基本盘,基数是最大的。

杨沅不可能对他们实施彻底的打压政策。

同时,真的让拓跋氏一蹶不振的话,那么那么新兴的大贵族,也未必就不会滋生野心。

但新兴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利益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的了。

所以,只要注意好这其中的尺度,就能让他们自发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的生态系统。

如此一来,不管是旧贵族还是新兴贵族,他们都只能依附大宋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至于汉化、教化和人心的归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但是,杨沅被解了兵权回临安做逍遥王的那段日子里,赵愭对西夏路派出了大量流官。

这些流官,主要就是派驻到大白高国的基本盘,河套平原上。

而这里,又恰恰是西夏新旧贵族最为集中的所在。

所以,这些流官的到来,竟然大大缓解了明争暗斗的西夏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

他们也分的清楚,他们争的是利益,争的是利益谁属的问题。

可这些流官,是来刨他们的根的。

一旦让这些流官得手,大家都没得争了。

到时候,大家一起完蛋。

所以,他们空前的团结了起来。

尤其是任得恭收到任沐妍从临安传回的一封密信之后。

今日,任得恭纡尊降贵,亲自来拜访拓跋黑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