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凤凰山下我来也(第2页)

 “黄四丑,他们可都准备好了么?”

 “张供奉放心,‘三更’的人已经埋伏好了。

 咱们的人,由沈鹤、岑本、陈楚生、沐文,各领五十个卒子,也分别在几个出口埋伏下了。”

 张供奉微微一笑:“很好!记住,‘三更’动手之后,一应善后,就是我们的事了,手脚一定要干净!”

 这位张供奉名叫张定邦,他这个供奉,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什么客卿供奉,而是大宋的一种官职。

 宋代的官职总是搞得稀奇古怪的,很多官职名称起的莫名其妙,既不上承汉唐也不下启元明。

 不说官职了,就连皇帝这个“官家”的称呼,都出现的莫名其妙。

 虽然后世的专家们给这个称呼做出了很多种解释。

 可实际上,就连宋朝的皇帝,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官家”。

 宋太宗和宋真宗都曾因为好奇,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博学的大臣:“何故谓天子为官家耶?”

 大臣们答的五花八门,总之,尽量捧着说就是了。皇帝也就听之任之了。

 “走吧,咱们该去引蛇出洞了!”张供奉说完,便向码头上的一条大船走去。

 那条大船正用几条踏板搭在码头上,把一箱箱一笼笼的货物,往船上搬运。

 那条船,正是大海商关昊的商船。

 寇黑衣正盯着关家的货船,忽见一位员外领着几个随从走向大船,其身态步伐,显然不同寻常,不由得双眼一亮。

 剩下的一口面条,被他呼地一声吞了下去。

 寇黑衣一把抓起搁在桌上的佩刀,对杨澈低声道:“有人出现了!”

 ……

 凤凰山又名越山。

 传说,当初越王勾践曾在凤凰山上建

百尺楼望海,窥视吴国。

 那应该算是

 如今的望海楼,已经不是当年越王勾践所筑,但也颇有年头了。

 杨沅一行人驱车到了凤凰山下,便停下了车子。

 丹娘和青棠从车上下来,两个车夫和两个家丁按照杨沅的吩咐,往山上搬运茶具、席子和食盒等物。

 山不是很高,不过五十几丈,不过要搬运东西上去,也要耗费一些时间。

 前方堤下就是内凹的一处江湾,涌潮至此,会因为地形的影响,形成数丈高的浪头。

 那浪头如同一群暴怒跃起的雄狮,前来后涌,上下翻卷,奔腾不息。

 因为天阴,所以今天的天幕显得尤其低些,

 因此一来,虽然今天的潮头比不上八月十八的盛况,但也颇具威势了。

 杨沅对丹娘道:“他们往山上搬东西,还需要些时间,我们先去江边看看鸭哥他们吧。”

 丹娘自无不允,便带着青棠与杨沅下了堤坝。

 青棠跟在他们二人后面,挟着三把油纸伞,实在嫌累赘,干脆扛在了肩上。

 本来挟伞而行,显得很是绰约的一个小娘子,一下子变成了憨态可掬的傻丫头。

 入梅之后,这雨说来就来,而且还很频繁,所以雨具都是要随身携带的。

 堤下再往江边去,还有十几丈的宽度,江边插着十几杆红旗,迎风猎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