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师师,时不我待(第2页)

 ……

 发生在宫中的这次惊变,并没有传出去。

 由于内外交通者行事隐秘,而将他们一网打尽者,也是来自禁军与皇城司,以及枢密院机速房的幕后行动。

 而发生地在大内,发生时间在深夜,附近并没有民居,也不可能有行人听得到此间的动静,因此在天子严令之下,这件事只记载在了皇室秘档之上。

 仿佛,它从未发生过。

 但,余波荡漾,并未因此而结束。

 垂拱殿事件的第五天,杨

沅扶着一根竹杖,与李师师漫步在孤山上。

 在他们的精舍一隅,靠近西湖的地方,有一片滩涂地。

 滩涂地显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因此绿草如茵、野花遍地,与更远处靠近湖水处是一片芦苇荡的模样大不相同。

 但,恰因为一面是湖水,一面是精舍小筑,两面是芦苇荡,这里便形成了一片相对封闭的空间。

 在杨沅看来,这儿挺适合改造成高尔夫球场的,小丘起伏,绿野生花。

 杨沅痊愈的很快,这种痊愈的速度,让李师师也暗暗赞叹不已。

 到底是年轻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肋下与内腑有伤,现在就能拄杖而行了。

 这几天,杨沅一直是歇养、读甲历、练功。

 赵璩倒没有天天来骚扰他,这几天赵璩也忙得很,不知道又在鼓捣些什么,每天都要离岛。

 杨沅在岛上散步,经常看见他那威风八面的皇家画舫来来去去的。

 “依二郎这么说,是恩平郡王相助,给你安排了枢密院机速房的身份?”

 “不错。”

 李师师回想了一下她所知道的常识,道:“朝廷建立机速房,最初原因有二,一是边事急切,可是如果循照常例奏报,再等候处置,常常贻误军机。

 “因此另设机速房,专司处理天下各处紧急军机大事。凡急切边事,可先行后奏,赏罚支用亦如之,且有事直奏天子,故而权柄甚重,而且枢密使节制不得!”

 杨沅微微一惊,赵璩那个不着调的,丢给他一本甲历让他背,就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杨沅只以为这枢密院机速房是大宋最高军事机构的谍报部门,可是听李师师这么一说,这岂不是枢密之枢密?

 李师师微微一笑:“兵权,是天子节制相权的最后一道关防,你以为呢?

 官家已经让秦长脚掌握了相权,还敢把兵权,交到他儿子秦熺手里?

 这机速房,就是官家用来节制秦熺这个枢密使的。”

 说到这里,她看了杨沅一眼,嫣然道:“说起来,以后你就要在他手下做事了呢。”

 杨沅道:“不怕,夫人不是说了么?机速房是天子直属,枢密使节制不了我。”

 李师师莞尔道:“枢密使节制不了的,是机速房的权柄,可不代表整治不了一个机速房的小官。”

 “那么……,他最好别来招惹我。”

 杨沅的笑意有些冷了起来。

 杨沅和赵璩,在很多事上,是采取了心照不宣的做法。

 赵璩知道他做过什么,但无论做的动机多么正确,那都是国法不容的,所以赵璩并不逼问,也不想让他承认。

 而秦桧此人,一直是皇室眼中的一个大宋朝廷的毒瘤。

 杨沅既然矢志对付秦桧,赵璩把他调进枢密院机速房,显然也是在增强反秦的力量。

 所以,别看这厮做事不太着调,其实内中自有他的章法。

 而杨沅的最后一刀,虽然直指秦桧,却也并没有非得杀他家人的意思。

 秦桧因为岳飞将军,从众多朝代的权奸中脱颖而出,深为后人所熟悉。

 所以杨沅知道,这个秦熺的孙子秦钜,还有重孙秦浚、秦瀈,都是为大宋战死的。

 当时,金军攻打蕲州,秦钜与郡守李诚之率三千余众,抗十万金兵。

 李诚之战死后,因秦钜是秦桧后人,金兵对他还挺有好感的,想招降他。

 结果秦钜誓死不降,眼见城破,恐府库钱粮落在金人手中,助长金兵继续南侵的气焰,秦钜急返,纵火烧了府库,自己也就焚于府库,壮烈而死。

 他的两个儿子和家中女眷,尽皆赴死,当真应了那句“歹竹出好笋”。